随着年龄变大,每到生日都有一种吓死人的莫名的惶恐,为什么惶恐呢?刚开始想回答的是,一事无成。后来想想,这个惶恐跟时间有关。按照国际惯例应该在这个时间节点娶妻生子、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最少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显然,此时并不是这样的。并且时间也越来越少,留给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管时间多少,即使太阳要落山了,也可以控制此刻的自己,去做更多的事。
看电影后
自己要真实认真的活着,不负自己,不负时光。
对其中一个情节印象特别深刻,男主的父亲给女主写了那封信说:
“吃什么还是家里好,那些外卖能好吃吗?一直想给你寄点吃的,又不好问见清,
这些年
他好像突然长大了,我知道那都是因为你。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
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健健康康的,像我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说我什么都不懂,那年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却发现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一直觉得男主爱女主并不是很深,后来的他们肯定不会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也会因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争吵。老父亲说儿子是因为小晓长大的,若是说,小晓教会了男主如何面对家庭、维系家庭的温暖,这点我信。但是“确认过眼神”,却不能陪对的人走下去就没啥用了。
普遍流行的观点说,两个人要势均力敌(思想、经济、阶层、地位、社交圈、成长性?)才能走得长远、处地舒服。可是如何判断思想的势均力敌呢?如果从词汇的起源来看,势均力敌是不是“门当户对”的现代版本呢?只不过在新的时代,势均力敌代表了更多的成长性的因素吧。既要有“势力”,还要势力“均衡”,能够互相“匹敌”。但是觉得上面不管哪种说法,都有点避重就轻,只是想尽力从表面抓取一些特征。比较认同一句话:“两人相处不累才是检验感情的唯一标准。”,而这种“相处不累”,需要建立在两个人都是正向上升的状态之上。
想起《无问西东》里面的黄晓明做的三次选择:1拒绝校长提供的科研机会,说因为“有家人(丫蛋儿)要照顾” 2看到丫蛋儿跟男同学牵手后,立马退出丫蛋儿视野,选择离开 3看到丫蛋儿奄奄一息,带她回答家乡,做个托底的人。表面上看,黄先生每次的选择没有经过丝毫挣扎、都是顺其自然的。其实在决策之下,他的价值评判标准依然确定,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做那个托底的人。这一点,让人佩服。这两个人,一个人自己过得苦却坚守高尚的品格,另外一个人宁愿知道生活困苦,愿意陪她分担她的苦、共同守护一份高尚。所以,黄晓明和鸭蛋儿,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