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出身在元朝,为气数将尽的元朝也断断续续做了25年的官。在辗转反侧中,他领略到了屈原所说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
1360年50岁的刘伯温遇见了33岁的朱元璋。这个遇见,也是极有强迫性的。当时朱元璋未曾感受过刘伯温的水平,反倒是手下人胁迫刘伯温为朱元璋出山。尽管一开始朱元璋并未重用刘伯温,可一向孤傲的刘伯温内心也在过去的人生锤炼中养成了“自然而然”的境界。
刘伯温给朱元璋拟了时务十八策,让朱元璋毛骨悚然。在十八策里面的第五策,是刘伯温献给朱元璋“先汉后周”的计策。刘伯温这种“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意见,与朱元璋和他的部下是截然相反的。大部分人认为应“先易后难”,而刘基却要攻打最强悍的对象。他认为,如若先周,则陈友谅必然会趁虚而入;而如果打陈友谅,而张士诚会坐视不管。这便是“擒贼先强”。
接下来发生的“龙湾之战”,也是朱元璋打下江山的一个铺垫。陈友谅当时已经羽翼丰满,是元末农民起义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手下已有几十万大军。在朱元璋的西边,陈友谅已在江西九江称帝,国号大汉。陈友谅听闻老朱势力,已经发出要杀掉朱元璋的信息,此时的刘伯温发挥了极大的谋略作用。
陈友谅的优势在于水上。刘伯温刚好让军队里的康茂才(原在陈友谅那边当差)去报信,通知陈友谅说从长江道应天西城墙的那条三叉江上的木制江东桥挪开了。陈友谅的水军便可以经过秦淮河直抵应天城墙之下。而刘伯温为何笃定陈友谅会相信康茂才这个诱饵。因为他知晓陈友谅太急功近利。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哪怕这个机会有风险,他都会说服自己相信没有风险。刘伯温设计在江东桥设置下重兵,给他个迎头痛击。朱元璋的水军依然无法抗衡陈友谅的水军,只是将陈友谅的水军逼退。陈友谅会撤到龙湾,上岸坚守。这样,埋伏在龙湾的陆军便可以对其全面进攻。同时,刘伯温让李善长昼夜赶工,将江东木桥换成了铁石桥。请陈友谅来,后面发生的,与刘伯温预期的大抵一致。而龙湾之战,击败了陈友谅,这个实力雄厚的标杆,便是意味着击败了其他野心家的幻梦。
朱元璋发现,这场战役就像刘伯温设置的一个游戏,每一步都是按照刘伯温的指令进行。
朱元璋问刘伯温消灭张士诚的计划。
刘伯温给了四步:张士诚的疆域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南北兵力支援不便,所以第二步,先清扫他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盘,泰州、徐州、淮安、宿州等地是我们的第一波攻击区,接着再扫荡淮河下游,第三步,攻湖州、杭州;第四步,围困苏州。而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注意明玉珍。朱元璋索性听了刘伯温的提醒,给明玉珍一封友谊之信,意思是他将与张士诚交战,担心明玉珍与张士诚联合夹击老朱,希望两个各过各的,相安无事。
这份缓兵之计,虽被明玉珠看破,但他另可相信这份友谊。毕竟,从骨子里,明玉珍和徐寿辉、张士诚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人生是减法,减掉一份人欲,就多了一份天理。而朱元璋的人生要做加法,在雄才大略的幌子下,竭尽全力地追求永不满足的欲望,为此不惜让他们走上死亡之路。可惜在朱元章未攻打张士诚之前,已患劳疾缠绵病榻一月余一命呜呼。此后让朱元璋的他后辈不费吹灰之力。 没有悬念的,张士诚在被解压到应天的路上,自缢,时年47岁。
建国后,刘伯温为明设立了《大明律》,此律法为后期沿袭200多年。朱元章,在建国之后如何对待功臣,与当时的刘邦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不胜枚举。庆幸的是,刘伯温最后是功成身退,卷铺盖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