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昨天才看到这部电影。前40多分钟里,一直觉得这只是部喜剧片,虽然也饶有兴致地观看,却没有多大感触。转折点在 一个女孩的眼泪。
吉塔和芭比塔向新婚的好友诉苦,抱怨父亲的摔跤训练太过苛刻残酷。没想到新娘含着眼泪说,“我却希望有你们这样的爸爸。”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普遍不高。尤其在偏远地区,很多女人的命运从出生时就已经注定:年少时学做所有家务,成年后,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早早被安排结婚生子。
吉塔和芭比塔的父亲辛格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忍受着所有人的嘲讽,为了什么?新娘说,“他希望你们有自己的人生!”
我不觉得辛格对女儿有这么无私。一开始他把“为祖国赢得金牌”的梦想寄托给未来的儿子,生下四个都是女儿后,放弃了这个梦想。偶然间发现吉塔和芭比塔有做摔跤手的潜质,于是重燃希望,开始疯狂剥削女儿的生活来训练摔跤。
然而,这并不影响辛格作为教练和父亲的伟大之处。
02
在夜里看到累瘫的女儿时,辛格会悄悄为她们按摩脚掌。他对妻子说,“我要么做父亲,要么做教练,但当我作为教练时,父亲的身份就得忘记。”
当初作为摔跤手时,他是不自由的。虽然能获得尊敬和荣耀,但赚不到钱,国家也不提供必要帮助。谋求其他工作后,失落的梦想仍然困扰着他。女儿的相继出世更让他陷入深深的绝望。直到忽然醒悟女儿也能为他完成梦想,那一刻,他眼睛里开始闪烁光芒。
吉塔和芭比塔的心态后来得以扭转,明白父亲是在为她们争得一个身份,一个在原本注定的枷锁中探寻荣光的机会。两人从此刻苦训练,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先后拿到全国冠军,去了国家体育学院。
但新教练的训练方法并不契合辛格的理念,他担忧自己历尽艰辛拾起的梦想又被破灭。
和吉塔陷入情感僵局后,辛格那些落寞的镜头令人心碎。他年轻时迫于生活压力,放弃了为国争得荣誉的机会,是女儿让他重获实现梦想的自由。如今女儿不再使用那些技术,自己也日渐垂老,教练和父亲双重身份的失落,让他深陷痛苦和不安。
歌词里写道,“含泪的双眼,曾满怀希望地望向远方,如今窒息般绝望。”
03
吉塔比赛连连失利后,在电话里对着父亲道歉,失声痛哭。辛格,芭比塔和母亲,眼里都泛起泪光。
新教练安慰吉塔说,“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在国际大赛中取胜。”
芭比塔对她说,“你是那个连续三年在国内比赛击败所有对手的人,如果你不能取得国际奖牌,我不知道印度还有谁能。”
她们重新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训练摔跤,由于违反学校规定而被勒令退学。辛格满眼泪水,为女儿求情,“教练只是想夺得三块奖牌,即使铜牌也不在乎,但我想让我们国家夺得金牌,这个孩子就可以做到。”
这就是依托与信赖的区别,也是努力与全力以赴的区别。
想要争得更大的自由,必然要先面临更大的枷锁。学院的种种限制,并没有阻碍辛格指导女儿的热情。这些情节和他出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很像。在《三傻》里,他努力帮两位同学跳脱呆板教育的枷锁,而现在,他是帮女儿追逐生命的荣光。
不管是《三傻》的兰彻,还是这里的辛格,似乎都闪耀着一种光芒。他们努力在枷锁的缝隙中寻找希望,为了自由敢于直面所有的压力。而这种自由,让人感动和震撼。
04
马克思曾谈到“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概念,他认为“自由王国”只有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它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
辛格最初下定决心时,对妻子说,“从现在开始,吉塔和芭比塔不用再做家务,她们流着摔跤手的血液,从今以后,她们只从事摔跤。”
一些朋友觉得这是男权主义。我想说,如果这两个孩子已经成年,父亲还做这样的管制,确实是不对。但她们真实的处境是,年纪尚浅,如果不努力寻求其他出路,会和她们的新娘朋友一样,被早早禁锢在家务和婚姻里。在她们夺得全国冠军,进入国家体育学院时,辛格并没有阻拦,虽然他心里并不愿意。
他曾说过,“我要让我们的女儿变得非常优秀,男孩子们没资格去挑选她们,她们以后能自己去挑选。”
在吉塔参加决赛前,辛格对她说了一段令人动容的话。
我相信这并不是他用来鼓励女儿的客套话,而是这些年里,他通过和女儿相处所真切感受到的。
05
看这部电影时,我眼里多次泛起泪花。
我想起自己曾有过的几次因叛逆脱离群体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高三的时候,因为讨厌学校的复习环境,从12月底高考报名完以后,就一个人回家复习。那段时间特别煎熬,周围环境很糟,一天天数着日子度过。看着院子里的树慢慢发芽,长叶,从青黄到翠绿。一直到5月底,我才返校准备参加高考。
第二次是我大二到大三的时候,因为觉得在学校学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打算退学。那次的期末考试我完全没有参加,落下了很多科目,加上我转过专业,所以有很多需要补修,和补考的课程,大三时候,专业课又特别多,压得我喘不过气。
第三次是在我大四毕业的时候,因为我学的是经济学和电子商务,但是准备毕业以后去新东方教英语,所以不得不重新开始。那段时间我的六级还没过,先努力考了六级。毕业以后从机构的助教做起,几乎所有的杂活都做过,然后慢慢的从小学生一对一开始,再到教初中,高中,新概念。
所有的这些,都会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怪人。我的心好像总是生活在别处。希望看别样的风景,见别样的人,过别样的生活。连英文里的“Beyond”我都喜欢翻译成“别样的”。
06
我对影片里的两次特写感触颇深。一个是辛格和女儿闹僵,女儿坐车独自返校。他一个人伫立在楼上,落寞的注视着女儿,目送她离去。另一个是女儿在决赛里战斗,辛格被锁在房子里,焦急地等待。听到印度国歌响起时,他激动地流下眼泪。
这是对父爱的一种贴切诠释。他明白社会的复杂和生活的艰难,深知与其在年幼时带孩子尝遍所有的快乐,不如先磨练出她们将来捍卫自己尊严和自由的铠甲。等到孩子长大,他站在远方,默默地注视和祝福。
生老病死,以及世间的种种藩篱,都是我们不得逃脱的枷锁。
而枷锁的缝隙中,仍有生命的光华。
愿我们不辜负所有美好期待,
把一切不满都放下,
待到山花烂漫,自有蝶舞天涯。
我是安东城,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