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个人成长时总免不了谈自律的能力,但普通人的自制力无法做到精深,总免不了有懈怠的时候,这时候不妨用他律来辅助自律的不足,让自己不得不做,同样可以达到做成事的目标。正如罗胖在《学校的作用》中所说:大多数所谓培养自律的办法,本质上都是找到合适的他律。死磕自己,不仅是一种精神,更需要一套方法论。
一、主动加入一个好的约束环境
罗胖在《学校的作用》中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教学形式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是老师当面教授这一手段?从而提示我们学校的作用除了获取知识以外,另一重要的作用或许正是为了得到一套约束方法,让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这套约束方法包括一群同龄的同学,一群负责管教的老师,一系列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一套都比教材上可能已经过时的知识重要得多。
当然好的约束环境不仅仅限于好学校,还有好公司、好社区和加入同好圈。
二、学会用工具「强迫」自己自律
1、用软件约束自己遵守约定
很多人都把学习英语作为年度目标,但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共计16年的惨烈学习经历(笔者倒是从中学才开始学英语的)都没能学好,何况如今完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呢?在改变学习方法的同时,辅助一套自我监督机制非常必要。比如流利说一类的APP,可以提供即时打分,累计学时,分配班级等方法都是在营造一个他律的良好环境。依靠这个,笔者已经累计学习了66小时,坚持了89天。
2、延伸:用协同软件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这个他律的思路延伸到管理上也是如此,管理或许也可以理解为营造一个好的约束环境。
在工作中科学的做事流程是采用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而做计划时需要遵守SMART原则,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一个人或许可以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但一个团队要高效协作,就不能因为某个人没做到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效率。所以必须有个办法让所有人都能做到。
这个方法就是采用协同软件强制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标准模式进行作业。现在的协同软件上都可以由主管发布任务,设置好截止日期,任务提醒功能,这样就可以把原本无法确定结果的主动工具变成实时跟进的被动工具,大幅度提高协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