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叫《垫底辣妹》,里面的女主角从一个学渣逆袭成了学霸还考上了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题材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和普通的励志故事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同样作为教育机构教师的我却觉得很不一般。
我教过无数个成绩薄弱却不爱学习的学生,无论我怎样给他们灌输爱和鸡汤,他们最多只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该吃吃该喝喝该打游戏一分钟也不会少。我经常纠结这究竟是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想明白了,想让“问题”学生学好关键一点在于: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爱。
沙耶(女主名)开始奋发图强不仅仅是因为培训班的老师会激励人,教学有技巧,更是因为她看到母亲为自己的辛苦付出。我们都知道在日本已婚的家庭主妇地位都是比较低的,要事事听从丈夫的话。但是沙耶的母亲为了送她去培训班上课直面与自己的老公起争执,而且还独自承担她上学的费用。沙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让母亲的付出不白费,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可能很多家长会说“我对我的孩子也不差啊,努力赚钱供他读书,但是孩子还不是照样不上进!”发出这样感叹的父母您也许要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您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大部分是“吼声不断”还是“温柔相待”?
电影中没有沙耶小时候的成长过程,所以我们看不到她的母亲是如何教育沙耶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沙耶和母亲相处得很好,像朋友一样亲密。母亲对孩子还特别温柔特别尊敬,其中一个片段让我感触非常深的是一天晚上沙耶的妹妹正要看某个节目,沙耶突然跑出来换到看新闻节目。那时沙耶妹妹心里是有不舒服的,可是善解人意的妈妈立刻对妹妹说“这边有布丁吃哦!”妹妹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就乖乖地走过去了。妈妈如此为家庭付出,孩子如果看在眼里,心里是一定会有感激的。只是想要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从一个“问题少年”立马变成一个“优生学子”,这实在需要一个过程。
我的成长故事也可以拿来作为一个例子。我和姐姐是双胞胎,出生的时候相差十分钟。那个时候父母都有工作照顾不到两个孩子所以将我寄养在外婆家,到三岁的时候才将我接回家上幼儿园。回到自己的家后我很反感新的环境,不喜欢爸爸妈妈也不喜欢姐姐。而且很多时候我看到父母对一起生活到大的姐姐要亲密得多,所以当他们三个欢声笑语的时候我常常会默默离开自己玩。
到初中我性格很叛逆,压根不想读书,成绩一塌糊涂。我爸爸经常苦口婆心地劝我说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会没有出息,可是我当时心里认定的是他根本不在乎我,我对他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他说的话我只是左耳进右耳出,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我照常不努力学习,他也是恨铁不成钢,生气时甚至会打骂我。他越是打骂,我越是不想顺他意就越是叛逆。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一,那年我得了肾炎,其实并没有多严重,但是因为经常感冒所以导致反复感染,所以拖成了慢性肾炎。那个时候我经常会觉得累,每天只想睡觉,正好不用去学校上课了,每天待在家里睡觉美滋滋的。2008年冬天正好赶上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出行十分困难。一天早上醒来我有点发烧,好像又是因为感冒,他着急得不得了非要带我去医院。妈妈说这冰天雪地哪有车,爸爸说“没有车也要想办法弄一辆啊!”然后就背着我出门,那个时候我有一米六,而且一百多斤,他背着没多久就已经气喘吁吁。我有的不忍心,对他说到放我下来吧,他说“地下全是雪水,你走一步脚都湿了,发烧会更加不得了!”我低头一看他的裤腿全部都已经湿透了。
那个时候我眼眶不由自主地就红了,心里很愧疚很难受。在冰天雪地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车,我感觉他快背不动了,于是又说“爸爸你还是放我下来一会吧!”他没有说话,又开始往前走。我当时又惊又急,这里离县医院至少要走半个小时加上大雪天很多路面都是厚厚的冰要怎么走过去?
突然我听见“砰”的一声,身子也跟着往下一倾,吓得我赶紧低头一看。原来爸爸右脚踩进了一个大冰窟里,右脚的脚踝到膝盖位置差不多都湿了。那个时候我忍不住一直哭,说“爸爸我们回去吧,我们回去吧!”他从冰窟窿里抽出右脚,继续往前走。然后我也不知道我哭了多久,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在医院打吊瓶。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坐在床边,他嘴巴是乌紫乌紫的,感觉有点在发抖。
我看到他的裤脚还是湿的就问他“爸爸你没有回家换鞋吗?”爸爸说“你妈妈赶不过来,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里,等下你打完针我们一起回家再换。”我说“哦!”然后一直憋着没有哭出声。八年前医院的病房里并没有空调,我躺在病床上盖着被子都觉得很冷很冷,那爸爸的脚应该冻僵了吧?回到家后妈妈打来热水给爸爸洗脚,爸爸把脚直接伸进了洗脚盆,妈妈看到突然尖叫了一声!说到“那是开水啊!”但是爸爸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只是说了一句“哦。”我看到妈妈的眼睛红了,才反应过来原来爸爸的脚早已冻到没有知觉了。
从那天以后我开始看书学习,每天不管再累都一直坚持到睡觉前五分钟才离开书桌。开学之后很多同学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问我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突然这么爱学习。我什么也没有解释,只是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再让爸爸失望!
看完这个故事可能有人会想:不一定所有需要“改造”的孩子都会适时地生一场大病,也不一定生过大病之后的孩子都会像我一样感动然后奋发图强。但是我想说的是:生一场病并一定能改变孩子,但是孩子并不是木头。
如果您时常觉得孩子理解不了您的良苦用心,那您可以想想您对孩子到底付出了多少?是每天出门应酬疏于照顾,考试之后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只会责问一句“怎么又考这么差,浪费老子这么多钱送你去补习班!”还是每天争取一些时间与孩子相处,去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所需,让他真真切切感觉到您的爱?
每个小孩都是可造之才,尽管有的时候他在人生中会遇到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但只要父母爱他,并且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重视、被珍爱的,那他就一定不会让您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