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三线兵工厂随想

2004年以前,我一直使用胶片相机拍摄,数码照相机出现后,出于对新生事物的不解,感觉它们有点像玩具,开始没有认真对待。在朋友老克等人的劝说下,我购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一下子感到了它的好处:不需要顾虑胶卷的成本和冲洗、扩印费用,操作快捷轻便好用,从此不可收拾。自那时起,节假日一有空闲时间,我便与老克或五教授、长江、二湖等朋友一同行动,外出下乡,摄影、采风、猎奇、游乐。

借老克那时工作之便,我们经常到引黄工程沿线的偏关、宁武等地转悠,深入乡间村野,采集拍摄农舍环境、人物风貌,以及当地的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

我们曾多次去了宁武芦芽山的几条山沟,数次上过荷叶坪。在刚进芦芽山山沟的沤泥湾(村名让人影响深刻)附近,看到了当年贺龙120师简陋的兵工厂遗址。随后在沤泥村、张家崖和小石洞村一带,看到了若干个大的人工山洞以及成片荒弃的的楼房。我的第一反应:这里曾经是三线兵工厂,现在废弃了。


说起三线兵工(战备)厂,我多少有点了解。1968、69年左右,开始有单位招收工人,头几批在校生中招工的厂矿大多数是省内的三线兵工厂或叫战备厂,它们都冠以神秘的数字代码或者代号“某某机械厂”。招工组多有现役军人参与,招收工人的标准,必须得经学校掌权的那派同意推荐,还得是家庭出身政审合格。我当时与这两大条件都不符,只能悻悻然酸溜溜地送走几批被招收的同学。

宁武芦芽山里的兵工厂遗址连绵分布于几条大小山沟里,大致能看的出生产和生活等区域,甚至连岗哨和办公场所也能分辨出来。钻进几个山洞里,洞内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水泥抹面,地面上遗留着安装、拆卸机器设备的痕迹,墙上的宣传标语、操作规程和当时的宣传画都清晰可见。生活区里成排的三层楼房大部分都废弃了,只有极少一部分被当地的百姓利用起来居住和圈养羊只。老乡说,这里以前是工厂,干什么的,不知道,早搬走了。我们问,这么大的一栋楼为什么只住在一层的房间里?他们回答的很实在:爬楼梯爬得疙膝盖疼。这里肯定是当年的三线工厂。那么多的楼房全都荒废,我们觉得可惜又好奇,每次路过,都拍摄不少资料。但究竟生产什么,不得而知。想呼吁地方把这里作为遗址保护起来,把废弃的房屋利用起来。可是那时的网络不发达,网上检索,只得到零星的几篇回忆文章,也说得不明不白,资料有限,于是就放了下来。

后来。网络逐渐发达了,资讯比较多了,有关宁武三线兵工厂的信息也多了起来,但是手头工作繁忙,呼吁一事就搁置了。

前些日子(2024年7月)我们自驾游,又一次来到了宁武芦芽山和荷叶坪一带,再次看到了那些遗迹与楼房,勾起我的一些记忆,索性综合一些资料,简叙几句,以了却我的心结。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不断恶化,我国领导判断,我们处在外部势力包围下,于是举全国之力,进行了一场极大规模的产业迁移,将东北、沿海等地的重工业机器和设备,转移到内地相对较隐蔽的山沟或偏远地区,史称“三线建设”。

当时的抗美援越,我国感到自产的高射武器以及相应的光学仪器,远不能满足部队装备和防空的需求,为此,聂荣臻副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先后做了“关于加速高射武器和光学仪器发展”的指示,专称“高光专案”。1966年6月5日,周总理批准了规划,于是三线建设里有了山西省宁武山区高射炮厂项目。

1965年10月,经过中央华北局、北京市、五机部组成联合建厂组在华北地区选址,厂址选择原则:山高坡陡、沟狭岔多、地形复杂,便于隐蔽,敌机炸不到或者不易炸到。传说贺老总推荐过这里,最终确定高炮厂建在宁武县西南部的芦芽山区,由北京市负责建设和管理。

宁武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境内总面积的95%是山地,平均海拔2000米,海拔在2000米以上山峰有49座。诸山层峦叠嶂,峻峭壁立、密林丛生。是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

1966年6月,五机部第五设计院和北京市政设计院开始现场设计。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厂区布置分散,尽量消除或缩小工厂特征,厂房依山顺势,紧贴山崖或镶入小沟小岔;烟囱砌成爬山烟囱,厂房乡土化、民房化,生活福利设施分散插入附近农村,主要车间放进人工洞室内。

1966年6月1日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破土动工。基建指挥部设在宁武东寨镇,统一指挥工厂建设。建设者们告别家乡,来到深山,不怕山高路窄,不畏天寒地冻,大干快上,当地政府组织也民工参加建设。

1969年春节期间,周总理对宁武高炮厂的建设作了“下半年建成投产,争取国庆节可以出成品”的指示。到了1969年底,宁武芦芽山脚下的沤泥湾至张家崖的狭窄山谷中,陆续兴建起187厂、287厂、286厂三家高射炮厂,当地人称宁武三厂。

第一个厂为187厂。厂名几经更改,第一厂名为“宁武三七高炮机加装配厂”,第二厂名为“北京长城机械厂”,后改为“国营长城机械厂”。厂址在宁武县岔上乡沤泥湾、张家崖、小石洞一带,分布在长7.5公里的山沟内。因为这片山沟里有我们常去的悬空村、冰洞、悬棺、空中栈道等以及散落着一些村庄,而且直通高山草地荷叶坪,所以也是本文要多说两句的那个厂。

其他两个厂是287厂。第一厂名为“宁武三七高炮铸锻厂”,第二厂名为“北京烽火铁工厂”(后改为“国营烽火机械厂”)。厂址在宁武县东寨镇窑子湾和大庙乡湾子村一带,分布在长3.5公里的山沟内,生产加工高射炮压铸件。还有286厂,第一厂名为“宁武三七高炮瞄准具厂”,第二厂名为“北京恒光机械厂”(后改为“国营恒光机械厂”)。厂址在宁武西马坊乡馒头山、黑石窑一带,分布在长4公里的山沟内,生产37毫米双管高射炮瞄准具。

187厂的主要技术人员来自东北和北京,主要生产37毫米高射炮炮管。总概算投资2,233万元,设计年产37毫米双管高射机关炮500门及炮管2,000根。建成实际投资4,592万元,建筑面积105,00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49,000平方米(含进洞面积7,062平方米);设备1,449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453台;职工人数2,470人。

产品试制过程中,职工群策群力,产品达到技术指标要求。1972年转产验收。从1971年至1978年共生产高射炮990门。

三个厂当年都是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繁华的“军工城”。长城厂的规模最大,厂区连绵数公里,共分为九个区,车间建在几条山沟里,偶尔还有村舍点缀其间。

第九区是家属区,当年内有高档的宿舍楼、电影院、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灯光球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齐全。每周末放映电影,生活区自发地形成了场镇;春节前后厂里还专门准备大货车、大客车接送职工回家过年;夜晚比宁武城内还亮堂、热闹,时人戏称“小北京”。

但是,想想厂里的职工和家属们,从北京和东北的城市来到这里,他们得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

宁武高炮厂虽然建成,选址却严重失误,工厂经常受到山洪的威胁,并且水源不足。工厂钻山太深,生产条件恶劣,瓜蔓式或镶嵌式布局,距离拉长,管理困难。厂房设在山洞内,作业面积小、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粉尘烟雾污染严重,生产环境恶劣,影响职工健康。工艺流程不合理。产品质量严重受影响难以保证。除此之外,厂址位于高寒干燥区,全年无霜期三个月,当地缺乏农副产品,职工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副食品、蔬菜等只能靠工厂从太原、石家庄等地长途拉运;再加子女上学、就业困难,职工人心不稳,无法安心工作和生活。

困难重重,无法维继,1979年,三个厂于开始被迫陆续停产。1982年2月,五机部根据中央对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调整方针,决定撤销宁武三个厂,设备由部统一调配,厂址全部报废。三个厂的职工连家属共万人以及设备一起被晋南中条山的“541基地”接收。1987年6月,宁武三厂搬迁安置完毕,历时5年。损失近亿元。

说到晋南的“541基地”,我也有过些许交集,略有所知。

“541基地”,也就是“五四一工程“,同样是三线建设的项目之一。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国家第一坦克生产基地的包头617厂和坦克发动机生产厂的大同616厂直接受到威胁,遂决定将靠近边境的617厂内迁至山西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建立国家第二坦克生产基地“五四一工程”。经过勘测和选址,最后确定在山西南部侯马市附近的中条山山区里建设。

“五四一工程”建设规模非常大,计划建十八个分厂,依次称为第一分指挥部,第二分指挥部等,总部设在闻喜县的东镇,由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援建,建立时直属当年的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后归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初期属军管保密单位。

“五四一”的各个分指,在“靠山、分散、隐蔽”方针(是否就是三线建设的原则方针)的指导下,分布在临汾、运城两个地区的绛县、闻喜、夏县、翼城境内中条山地域的各个山沟里,蜿蜒130公里,“五四一”与外界交往的唯一进出口主要是侯马市,计划生产当年很具技术含量的坦克。

九大之后,军队管理国防工业,在中央军委办事组下成立了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和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1969年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在“大规划”思想指导下,改变了原来内迁617厂的意图,“五四一工程”增加了项目,计划分三批建设,用两年半时间全部建成。

从1970年4月到1973年7月,是“五四一工程”建设的高潮时期,完成了贯穿各专业厂的公路和铁路专用线。但在“大规划”的指导思想下,“五四一”的一些项目在选址时对地质和水源等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评价,加上材料不足、资金短缺等原因,1973年下半年开始,“五四一工程”进入调整缓建时期。后来中苏关系缓和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对三线建设的政策进行调整,”五四一“工程从始建初期计划有1个坦克总装厂、1个车体炮塔铸造厂、3个坦克机械零件加工厂、2个坦克炮厂、3个580马力坦克发动机厂、3个炮弹厂、3个光学仪表厂、1个橡胶厂(未开工建设)、后来补增发电厂、大型职工医院、铁路专线运输指挥部等,到缓建,再到缩小规模再建,1979年底,部分工厂建成投产,逐步停止军品生产开始转民,走向了没落。

那个年代,“五四一”各分指职工主要来自全国各大中城市企业支援三线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部队整建制复转军人,留苏工程技术骨干,我国第一代坦克专家,其中技术工人主体主要是来自包头的兵工战士和后勤服务人员。他们汇集在群山峻岭中大会战。

我那时在解放军坦克部队,七十年代左右,我团有位政治部副主任在“五四一”分指支左.

七五年年底,我们坦克三十五团划归陆军二十八军,成为军直坦克团。我们团的宣传队调整充实了一些节目之后,就奔赴二十八军,代表坦克团向军以及军里的各师团行“见面礼”,进行巡回演出。

我们的节目多样化,大多是自编自创,主要反映连队生活和祖国建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短小精练,感染力强,艺术性也高,演出的质量都还可以。每次演出,笑声不断,掌声不绝,受到部队战士的欢迎。

慰问二十八军各师团后,根据支左的副主任的安排,我们又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慰问“五四一工程”各分指的建设者。那些日子,基本上白天解放卡车拉载着我们行进在在大山深沟之间,辗转颠簸,几个小时驶到一处山沟,就是一个分指所在,然后卸车装台,晚上演出。每个分指的演出都在分指宽敞的礼堂内,观众座无虚席。白天有时间还集体参观车间,所以大致知道了“五四一”是生产坦克的基地,产出的坦克性能远远超过我当时的座驾T—34坦克。

在总装厂应工人的要求多演了两场,多待了几天,白天还与总装厂(厂里有一千多工人)的足球队进行了足球友谊比赛。

我们小小的坦克团宣传队,十几个人,全是男子汉,高平驻地的百姓戏称我们是“公(工)宣队”。我们人员不多,大家一专多能,身兼数职。比赛时,总厂足球队员身穿统一的橄榄绿时髦的鸡心领足球衫,白色短裤,白色足球袜,脚蹬足球鞋或回力胶鞋,而我们则是清一色解放鞋,自己的衬衣、汗衫或者背心(那时部队只发衬衣)。比赛结果居然以1比0赢了他们。如果不是我作为前锋临场怕眼镜碰坏,顶球失误,还可以胜更多。

主要原因是我们宣传队里有两位曾是大同少年足球队的队员,还有一个曾是南京少体校足球队的球员。赛后,厂足球队的小伙子们来到我们住所交流,他们都说普通话,有一两个还有天津口音。他们用那么虔诚仰慕的眼神看着我们的那几位队员,急切地请教着,能感到他们这里还是较闭塞的。

后来听说:“五四一”各厂背靠大山,面临荒滩,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分散布局,不仅增大投资,生产和职工生活也困难多多,几经周折,1970年至1979年为五四一工程总指挥部;1979年初,兵器工业部撤销五四一工程指挥部,设立华北机械动力联合公司驻晋南办事处;1982年初,兵器工业部撤销晋南办事处,成立国营五四一总厂;1988年,五四一总厂划归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军品生产仍由兵器工业总公司实行归口管理,保留国营五四一总厂番号;1989年底,中信公司对五四一总厂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中信机电制造公司。

有回忆文章说,军工一代大多已经去世,不幸的是在车间的军工二代,他们全家都在“五四一”,他们的最大愿望是退休,那样就能享受国家和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即退休金了。

决策草率带来多大的后果啊!

唉,话说回来吧。现如今,这次七月自驾游看到了宁武兵工厂的旧址被列入宁武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名录,当地竖起了保护标志。


部分遗留建筑被改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废弃的楼房现在大多修葺一新,通水通电,沤泥等村的农民住了进去,成了农民新村。自不待言,楼房的二层三层也住进了人家。曾经作为车间的山洞修缮了铁门,封存保护起来了。其他的一些厂房、车间设施等也在修缮,大约是当地旅游部门征用了。总之,随着社会和旅游的发展,整体山沟显得有了生气。挺好的,旧物又利用起来了。


只是不知道宁武三个厂的职工和家属们从三线转到了三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五四一”总厂足球队那几个小伙子现在怎么样了?......

老山羊札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