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与人交往的过程,说白了就是用心思的过程。
年轻的我们应该明白,与人交往时,要留点心眼儿,先保护好自己,在此基础上考虑应该怎样做才能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积淀更多财富。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好好维护,学会将微小的关系发展成日后有大收益的关系网,这是二十多岁的你需要掌握的大学问。
与人为善少树敌,是你在社交中获得他人青睐的一招。
因为与人为善的人,常常能像磁铁一样将别人吸引住,并与他们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更有甚者,可以让周围人心甘情愿地为其提供帮助。
如果你以善心善意对待周围之人,便能顺利从周围捕获人脉;反之,如果你以锱铢必较、疑虑重重之心对待他们,则很可能处处树敌,处处遭阻。
是否能够做到与人为善,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命运或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永远把微笑挂在脸上,永远不说别人坏话,永远不发脾气,永远记得多赞美他人,永远怀着一颗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些都是你与人为善的方式。
当然,与人为善不仅要求你要用善意和善心与人相处,更要求你要怀着善良之心多帮助他人。
《孟子·公孙丑上》就曾说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如此看来,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爱别人,多多地帮助别人。
帮助他人,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这才是与人为善的最深含义。
与人为善者,一方面会收到他人真诚的回报,另一方面还将使你收获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心态在社交中也至关重要。
这种方式,因其不计眼前的利益得失,因为毫无保留的帮助,而更容易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赞许和感动。
所以,请一定记住,帮助他人是社交中与人为善的题中之意。它能够为你带来更丰富、更持久的社交回报。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别人眼中与人为善之人,做一个善意、善良的社交达人,就一定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思维模式。
因为这种思维模式,将直接影响你的社交方式。
其实,社交是一种对外的活动,所以你千万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你以自我为中心,便往往容易忽视他人感受、误解他人意思,更谈不上为他人着想、真心帮助他人,而这些,正是与人为善的基础。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曾经在他的畅销书《如何做人》中提醒过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摘录:“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和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情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卡尔教授认为,正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在相处过程中平添了许多障碍和矛盾,也平添了许多敌人,一步步同“与人为善”越行越远。
因此,从此刻起,请一定摆脱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观念,做一个“为他人着想”而与人为善的社交达人。
西方曾有一句民谚说得好:“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机会,我们是没有好的观念。”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博士也曾经说过:“世界上一切的财富和一切的成功都始于一个人观念的转变”。
观念不变,人不会变,观念变了人便会跟着变。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位与人为善之人,你一定要改变你原有的狭隘的社交观念。
总而言之,与人为善少树敌,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砝码。
存善心,你便会用善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行善事,你便会乐于帮助他人而不计得失。
其实,所谓的宽恕、赞美、感恩和帮助他人,全都是针对他人的,但到头来受益的却是自己。这种少树敌多交友的方式,年轻的你一定要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