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B先生谈话,最大的一点收获,便是加深了我对“自由的精神”的理解。
最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源于我在本科大学看到了很多外国女生淡定的气场:她们大多来自欧美,经常穿很简单的衣服,普通的吊带短裤凉鞋,也没有花哨的费心搭配。身材也不一定很好,有些就是国人眼中的“胖“。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有种旁若无人的淡定气质。
这是一种很自在的气质,让我一度非常羡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这种“自在”,源自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独立自由的精神。
由这里作为出发点,我陆陆续续写了一篇长文《普通女孩如何变自信、以及提升恋爱中的情商》。我发现,有了这种自由的精神之后,不光是女生自信问题,生活中方方面面很多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而这探索的过程最终能够实现,却远远不是一篇鸡汤文就可以做到的。
当我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开始不断push自己去做有挑战的事情,不断将自己的做法定期进行思考总结。自然,在这过程中也经历过非常迷茫的一段时间,新想法将老看法推翻,用了很久做到敢于承认自己,用了更久做到敢于否定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曾经对我说:当你自己具有了strong personality(或者说inner peace),你便不再轻易对周围人易感、患得患失、无安全感、无理取闹,甚至抓着对方言论中、你认为在影射你的细节生气不放。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让你怀疑自己,牵扯出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自信。
比如,在等因加班迟到男朋友的过程中,有些女生为何会焦虑生气?
是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女生会忍不住怀疑,对方的迟到是不是对自己的怠慢,而这怠慢是不是源于不够爱。这么一直想下去,就会越来越生气。
相反,那些更加自信的女生却不会因为“男生的迟到”质疑对方的感情,反而会很淡定地享受等待,甚至会反过来告诉男生,不要因为自己在等待而着急不安(这个例子是我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个真实例子)。
我想对看这篇文章的你说:你是一个非常棒的人。如果你暂时缺乏信心,记住我这句话,把我对你的信心拿去用,然后逐渐换成你自己的。
最近读到毛姆的几本小说,尤其喜欢《刀锋》。里面主人公拉里是一个特别天真的人,也是很可爱的人。他读大量书籍,体验自己想体验的生活,到处行走,不以金钱、而以“找到快乐”为目的生活。可以说是“世俗”绝对的反面。
当然,现实中我做不到和世俗彻底决裂,但是这本书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要想过的快乐,精神比我们想象得更重要。
这一点是现在这个社会,尤其中国迅速发展中的国情,几乎可以说完全缺失的。
那么,被这一种淡定的、闲云野鹤的气质影响后,我变成了一个出世入世的矛盾体,同时也成了一个自我完整的人。我知道,即使我在为生计所迫,赚钱在做我不那么喜欢的事情时,我也不害怕。因为我知道当前这些不是我的一切,连最重要的都不是。即使这些物质都没有了,我还有书籍、我还有音乐、我还有前行的好奇和对这个世界探索的欲望。我还相信我可以得到爱,也可以爱别人。那么,当下的困境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我说这些不是在讲一个绝对,而是一个平衡。相对于完全的“理想主义”,我现在更倾向于做一个矛盾体: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之事。
B曾说我是一个在社会中天真的人,我说:“哈哈哈P,我还开代购店呢,我还赚钱买包呢”。
他回答:“作为人欲望是可以有的,但是不把这些欲望作为唯一准则绑架你,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
一下子点醒我的感觉。
B曾在美国呆了六年,刚回北京很不适应。他对我说,周围多人都觉得他出国这六年非常不值得,花了不少钱,错过了北京买房买车的机会。如果当年不出去,现在可能在北京工作稳定、有房有车,而不像现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可是,他自己觉得这六年太值得。在美国开放性的社会,他学会了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自由的精神”。看了那么多罢工游行以及民主的细节,经历了LGBT的抗议到同性恋合法。一切的一切,让他再也不脱口而出judge别人,而是对这个社会对他人都有了宽容度。
他曾告诉我:“你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了解他人,你不知道他的成长环境、童年经历、所有的一切,怎么可以用一个社会标准轻易评判?很多事情都不能够论对与错的,你要知道存在一定就合理。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理解不了也不代表就是错的。" 而这些观点,会一直影响他接下来几十年,所以出国很值得。
我从他身上还学到了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我不再以嘴毒为荣。
我过去经常脱口而出“谁丑谁衣品差”什么的,其实也不是特别当真的语气,就是开玩笑。过去我从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但是我发现了B特别不一样。即使在他跟我描述一个曾经被陌生人骗钱的经历的时候,我笑着打趣说“哎呀骗你钱那姑娘是不是特别好看”,他想表达”她其实很丑“都不愿意说,跟我说”让我们来说她心灵美吧。“
他说,为什么不去花时间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呢?你可能就是一个很微小的转变,但是看到的美好就多一些。
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人的缺点越少越自由。” 我想补充的是,“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宽容度越高,一定就越自由。”
在国际上,中国人的“抱团"是一个普遍的评价,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敞开心扉,无论在国内还是走出去。
也正是因为“抱团”的根基存在,我们更加欠缺自由的精神: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过度在意他人的目光。
Open your mind,就会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怀有好奇。去见新的人,去看新的风景,就不会局限当下手里的这一点点东西患得患失,就会无所畏惧。你的心是敞开的,你对一切有探索的欲望。
意识到这点后,就会再也不会觉得生活无聊。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领域你没有接触过,还有那么多变好的可能性,每一个转身可能都有你没有期待过的惊喜。要知道,生活给你再多苦难,也绝不会吝惜给你惊喜的可能。然后,你心里有了这份广义的好奇,就会发现:做一个趣味盎然的人真好。
我想去每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想读每一本没有读过的书,看每一个经典大师的电影。以前,一个外国朋友给我讲用人脑控制图形色彩音乐的艺术、讲Virtual Reality、讲多年后期望实现的人脑和电脑的一体化,给我打开了完全新的有趣的世界。那天跑步时,B给我讲他专业相关的计算机IT问题,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会觉得无聊吧,这个话题太nerd了”。可是事实上,我觉得完全不会。即使我只能听懂百分之三十,这种接触新鲜信息的感觉超级棒。学习真的不局限于被几个单词、看几本教科书,任何了解任何新知识的感觉让人兴奋。
最后,我特别想说,哪怕暂时没有机会出国、哪怕被当下生活所困,没关系的。只要你对生活中微小的事情怀有好奇,多听听其他人不同的意见,对任何一类人没有偏见。然后,再保一留点天真。
这样的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
(photo by Sharon Ange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