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的旧文,写得特别虚弱【不愿意用矫情来形容自己,(⊙v⊙)】,现在想起来,的确是花太多时间在最好的朋友远去这件事上打转,以至于厦门这座城都变得纤弱起来,其实它不是这样的。为纤弱的厦门写了好几篇旧文,陆续搬来,谢谢阅读。
——————我是分割线——————
来厦四年,我独自住了三年才和我室友合住。算不上孤单,这里有不少朋友同学老乡,还有同事。那时我最好的朋友还没离开厦门,更没因故和我疏远,我们不时一起吃饭喝茶谈心。一脉相承的闽南文化,知心好友相伴,直叫我把他乡作故乡。
只是,我不善社交,我的好友信奉“如果你(出于经济考虑)要和我合住,我宁愿自己出钱帮你租房,我们这么好的感情,实在不应该合租消磨掉”的远香近臭原则,做派西化,凡事需要预约,我还是有很多一个人的时间。我的同事见我独居,问我:“你一个人不闷吗?都没个能说话的人。”不会闷啊,想说话可以去楼下水果摊,闷了去街上压马路,很有意思呢。人家奇怪地看看我,不再说话。
怀着心事的年轻人经常不想说话,父亲每周打一个电话来,通完话闷一周,直到下一次来电。倒是水果摊的摊主,如果你愿意跟他们聊聊,会发现他们很健谈很乐于倾诉。有个青年摊主,我常在他那里买水果,他的水果并不很好,我只是惯性随便买。有一次去买,所剩不多,不太新鲜,我百无聊赖地挑来挑去,他兴高采烈地说:“你看这巴乐多新鲜!这香蕉保证好吃!你手上的苹果长得多好!…”拿着烂了个洞的苹果,我表面认真其实不在意地随口说:“我看你长得也不错,怎么净睁眼说瞎话呢?你看这么大的一个洞。”摊主吃吃地笑,正巧有个女孩走近,问:“橙子好吃吗?”摊主那兴高采烈的劲头又来了:“好吃!绝对好吃!保证好吃!”我不是爱拆台的人,却意外地又开了口:“你问他,他能说不好吃吗?你想知道橙子好不好吃自己学着挑嘛,我看这些橙子不像好吃的样子。”女孩听罢走开,摊主竟也不生气,吃吃地笑:“确实不好吃,但是巴乐和青枣是好吃的,送你两个啦!”在那里住了一年多,每次经过,不管买不买,他都要塞给我两个水果,闲聊片刻。
走街串巷随处漫步是另一番趣味。有段时间我每个周末都大早出门,背着包就出门,手上拿着一本《漫步厦门》,随便翻到哪里就去哪里。在油画村挨家画室瞎看,在那里我看到一对情侣走过整个午后都没有人、长满爬山虎的小区沿路,觉得这城市实在是太美太美。在白鹭洲水上广场看日落,听外国人聊天,对自己能听懂八九分窃喜。在花鸟市场看到很奇怪的动物犹豫许久也没去问店主那到底是什么,在第八市场看到很多小时候吃过如今少见的食物,欣喜若狂。在破旧的老街看到三角梅从窗台伸展出来,心想那些明信片原来是实景。在华侨别墅区看外国人擦肩而过,想像每一栋房子里的老故事。
街角的牛肉店生意冷清,隔壁的卤面馆则红红火火,饮品店里女生和男生打闹着,见人进来立马打住,问你要什么…有时被问:“你一个人逛街不孤独吗?”不是要刻意回避孤独,只是我怀疑这么问的人可能从未一个人逛过街。一个人上街你的注意力都在街上,两元店的叫卖,街头小贩的吆喝,理发店唱着“你是我的小苹果”,咖啡店飘来悠扬的爵士…那种喧哗里有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东西在,只要你感受到了,你不会觉得孤独。
走累了,就找家咖啡店喝点东西,给手机充满电再走。我因此知道很多咖啡店。厦门的咖啡店实在太多,不太起眼的店有时老半天一个人也没有,服务生无所事事,拿我看了又看。音乐倒是大同小异,在这条街听到“你会不会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走到另一条街还是“你会不会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让人疑心自己走错了路。有次起念要统计出咖啡店播放频率最高的歌单,犯懒作罢。
去年我第一次与人合租,付出加倍的真诚,投入与过去独来独往大不同的生活。两个单身女孩生活都简单得近乎单调,工作之余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一年过去,我发现自己除了偶尔陪室友到家门口的万达逛逛服装店,几乎是闭门不出。同学来电喊我去吃饭,我不去,她说:“你这样老呆在家里不见人不行啊,我发现自从和XX闹别扭后你就不见人了。”说这话时,我最好的朋友已经离开厦门,并没有和我告别。我认识近20年的朋友,分享过最深邃秘密的朋友,来厦之初体贴入微地照顾过我的朋友,我们没有吵架,没有纷争,就奇怪地滑向疏远和分离。
我的室友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大多数时候希望有人陪伴,我因而少有机会一个人,直到她恋爱。她恋爱以后,周末去约会,我突然心心念念,又开始一个人走街串巷。走在街上,听到街角的咖啡店里传来的音乐,仿佛时光没有走远。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