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线上和线下教学,我做了这样一个比较:学校教育是,老师抓了一把的风筝,虽然有时候不受控制,但至少还能将这些风筝收回来。而线上教学,是风筝线完全交由他人控制,你想看见它们都困难。因此,想要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并非易事。
网络直播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却不熟悉。记得第一天上语文课,我按正常程序打开直播,点开视频,竟然有一种即将接受审判的感觉,胆战心惊、心跳加快,说话声音都有些激动,并且直播过程中一个班级掉线,我心乱如麻,不知所措,其实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甚至连问题都称不上。现在想来真是为当时的自己感到可笑。整节课我没有勇气多说一个字,结束的时候,如释重负。当天下午,我旁听了一节音乐课,发现音乐老师应对自如,跟孩子们交流频繁,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我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首先从作业上鼓励孩子,每个孩子的作业都认真查看,并且给出激励性的评语,并且保存几位同学的优秀作业,制作成PPT的形式,在第二天课前循环播放。被选中的同学一定相当自豪,未被选中的同学肯定备受鼓舞。通过这种只夸不贬的方式,我发现班里至少有四位同学的作业,比平时在学校上课时交的积极、写的优秀。在接下来的手抄报活动中,这些同学不仅参与度高,画出的作品也颇受欢迎。教育的意义,就是不断让学生展现自我,并发现自我。
其次是课堂形式。每个人都不喜欢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孩子们也一样。第二天上课,我找了一段与课程相关的小视频,短短几分钟,却能吸引孩子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孩子们愿意参与到课程中来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疫情,孩子们手中没有教材,很多孩子做不到课前预习,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为此,我特意将教材内容通过课件展示,在课程中点名要求孩子连麦,为大家朗读课文,或者说自己的预习感受,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老师与孩子们的课堂互动,课堂形式变得多样化,孩子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学习。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将每节课的笔记要点展示出来,提醒孩子们注意做笔记,并将课堂笔记作为一项作业,我的目的很简单,“雁过留声,人过留影”,上完一节课,总要让孩子留下点什么,课堂笔记绝对是首选。
再次,随着疫情的减轻,很多家长复工了。这时候明显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不听课、不交作业。举个很典型的例子,上周我发现二班一位成绩还不错的男生,竟然没有听课。我打电话过去,是奶奶接的电话,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已经十一点钟,孩子还在被窝里!通过一番言语说服,孩子接下来的一周表现还不错。孩子这面风筝交到了家长手中,现在家长无奈下却又放飞了。作为一名老师,我能理解家长们为生计奔波的辛酸无奈,教师是个良心活,我们能做的不多,孩子不交作业的时候打电话催促,孩子不听课的时候打电话询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视线”范围内。总之,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疫情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摆脱病毒,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