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曾写诗言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且不说这诗句里蕴含的大道理,我们先来看看诗里提到的两位人物。
周公可是鼎鼎大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少,比如曹操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比如周公解梦,比如我去找周公下盘棋等等。但另一位王莽先生就没那么熟悉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王莽的故事
(王莽像)
1、时运不济
王莽,字巨君,出身魏郡元城王氏,其曾祖父在汉武帝后期担任绣衣御史一职,祖父做过廷御史,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母亲,按道理来说,王莽也算官宦世家子弟,而且姑姑还是皇后,身为外戚的一员,自然是好日子过得美滋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他的父亲在王政君成为太后之前,没有封侯,史载:“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对于堂兄堂弟们的奢靡他只有旁观的份,王莽可能嘴上不说羡慕,心里估计还是有几分苦涩。
但如此家境对王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汉书》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在后来掌权之后,他依然保留了这些习惯,为他赢来了不少名声,而在汉代察举孝廉制度下,名声转化为政治资本,支撑着王莽一步步登上巅峰。
2、突现转机
在王莽二十四岁前,他通过“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塑造了一个谦恭忠直的儒生形象,在周围长辈中有着极好的声誉,刻意结交同辈中人,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一时青年俊杰。
假如王莽没有走向仕途,那么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会是这么一个谦谦君子的美好形象,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他依然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等来了这么一个机会。
王凤,成帝时任大司马将军,领尚书事,专断朝政,辅政十一年,权倾一时。成帝阳朔年中,王凤重病不起,却无子嗣服侍在旁,“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莽无条件、尽心尽力地侍奉自己的伯父的行为,为他赢得了时人的称颂,赢得了王凤的赞赏。
公元前二十二年,王凤去世,“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就这样,王莽登上了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开始了他的“成圣”之路。
3、宦海沉浮
入仕之后,王莽依旧秉承着儒家自律克己的信条,表现的愈加谦恭,在当时阴暗无日的官场,可谓是一股清流,这使得他可以极大的扩大自己的政治社交范围,结交名士,得到儒家士林的极力赞赏,“当世名士,咸为莽言”,而其乐善好施、勤俭节约的行事风格,也让他得到了下层劳苦人民的好感,历史记载王莽的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派人前往探望,在王莽府上遇到其妻子,见其“衣不曳地,布蔽膝”,才知道王莽节俭至于如此,百姓闻之皆叹服。在这段时间里,王莽的仕途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的。
但政治自有其一套游戏潜规则,崇尚儒家信条的王莽在官场中横冲直撞,总会付出一些代价。在成帝死、哀帝立之后,一向谨慎谦卑的王莽被哀帝的母亲和祖母联合丞相排挤出京城,打发回封国,这是王莽在仕途上的第一次失利,也是唯一一次。
回到封地的王莽闭门不出,安守本分,营造出如履薄冰之势,力图竖立一个有心报国却无力施为的形象。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王莽次子与家中奴仆不和,一怒之下杀了那位奴仆。当时王莽正闭门养望,发生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处理不好的话,政敌便有机会大做文章, 即使王莽名望再高,也有可能摔个大跟头。此刻王莽展现了难得一见的果断坚决,逼着自己儿子自杀了。或许在我们看来有些大题小做,这里并非是轻视奴仆的生命,只是从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来讲,杀一个奴仆对于王莽这样的高门大姓来说算不得什么,多赔些钱财就是了,但王莽却非常果断地逼死了自己的儿子。这在后来人的眼中,不免有牺牲自己的儿子取悦民心,博取政治资本之嫌。
不管怎么说,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不论在朝野还是乡间,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国三岁,吏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替王莽申诉的上报数以百计,声势浩大,王莽起复只是时间问题。而老天也是十分配合,“元寿元年,日食,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深颂莽功德,上于是征莽。”
4、踏上巅峰
自王莽起复后,仿佛踏上了一趟高速列车
王莽回到中枢一年多,哀帝就驾崩了,王莽借着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没错,这位太后还没死……),果断除掉了哀帝的宠臣——大司马董贤,节制外朝,共议皇帝费立之事;迎奉九岁平帝继位,太后临朝称制,委政与王莽,拜王莽为大司马,由此独揽大权。而后元始元年,受封“安汉公”、太傅,元始四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王莽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这一路走来,固然有王太后庇护的原因,但王莽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明的宣传手段却为他折服了反对者,争取到了广泛的支持。在其摄政后,一方面建议大封诸侯及功臣后代,结好贵族,另一方面又“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不所施”,收买人心;同时将自己女儿嫁给平帝,巩固权势,在女儿被封为皇后之后,只收了皇室聘礼二万万两黄金的五分之一,而又把收下的三千三百万给了十一户陪嫁的人家,此举使得百姓皆知王莽贤明,也使王莽赢得了民心。由此王莽奉周礼为圭臬,常自比周公,以为圣人。
5、篡汉立新
人的欲望永远无法填满,当登上山顶之后,总会想着到更高的地方看看。
王莽已经位极人臣,他一抬头,便把眼光盯住了代表人间最高权势的那张椅子。在当时的政坛,王莽可谓是一枝独秀,天下皆称颂王莽的贤德,将其与周公相比,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让王莽自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开始着手准备篡汉之事。
当时对王莽有利的因素有三点:
阶级基础: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贵族、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哀帝时朝臣鲍宣曾上书指出当时人民有“七亡七死”,天下群情激奋,暗流涌动。
理论基础:西汉时纬谶学说盛行(纬谶可以说是儒家神学,习惯将自然界的异象与政治事件联系起来,汉武帝就曾多次为地震天灾发布罪己诏,检讨自己),在汉宣帝时期就有人利用纬谶鼓吹“汉运将终,应改朝换代”,而西汉末年越来越腐败的政府引起了百姓和部分儒家知识分子的敌视,甚至连地主和贵族都觉得刘家汉室无法继续带给他们利益,渐渐对刘家失去了信心。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整个社会人心思变,为王莽篡汉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舆论环境和思想准备。
自身魅力:王莽多年来塑造的完美人设已经深入人心,儒生希望有人恢复三代贤明之治,于是王莽高举儒家周礼大旗;贵族地主希望有人能继续巩固他们的利益,于是王莽封赏贵族功臣,刻意结好;百姓希望有一位爱民正直的领袖,于是王莽勤俭节约,爱民如子;不管是作秀也好,真心也罢,在当时王莽的确是社会公认的合格领导人模板,这为王莽称帝提供了追随者支持。
终于在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农历七年腊月),王莽时年54岁。
6、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纵观王莽篡汉登基的过程,并未有多少兵戈之乱,闻不到一丝血腥,可谓历史少见。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登上最高权位后,王莽面临的是全天下对他的期望,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推行改制,史称“王莽改制”。
然而他的改制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却触动了贵族和地主的既得利益,将土地收归国有、改革官制、盐铁官营等措施激怒了天下权贵;一心恢复周礼古制又让其陷入儒学学派斗争的漩涡;腐朽的官僚体制使得政令得不到落实,朝令夕改,使百姓不知所从,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了天下各地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很快各地起义造反此起彼伏,王莽的新政被扔到了故纸堆里,只身面对天下的怒火,焦头烂额,三年以后,刘秀在鄗称帝,开创了近两个世纪的东汉王朝。至此“ 新”彻底成为了历史,王莽的帝王之梦也由此结束。
7、结语
新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有数几个短命王朝,常常被人忽略,王莽在后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从青年时谦谦君子的形象,到周公再世,众望代汉,再到改革失败,千夫所指;其实王莽的人生逃不过“时势造英雄”这几个字,时代将他推上了前台,时代也将他掀翻在地下,是非功过终究是留给后人评价,就王朝成败而言,王莽是彻底失败了,但他山穷水尽之时,,犹有千余人愿意与其共赴黄泉(众兵上台,王揖、赵博、苗䜣、唐尊、王盛、中常侍王参等皆死台上),或许能给他一丝安慰吧,道不孤矣。
参考文献:
《汉书》,东汉,班固
《我看王莽》,葛剑雄
《王莽宗舜代汉的政治权谋及其历史效应》,邓乐群
《略论王莽及其改制》,萧立岩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