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计划每日一背已经坚持有一段时间了,背诵内容由我自定,先是宋词三百首,接着又是网上找来的苏轼词和辛弃疾词,苏词和辛词呢,也是找自己喜欢的,读来溜溜上口的,读几遍就会了,所以不免沾沾自喜,觉得虽然记忆里减退了,还好还好,背个诗词还能记得住。
于是就沉浸在自己的小得意里,太简单了,小菜一碟,有时候自己挑战一下,一天能记住好几首诗呢。
这几天突发奇想,把初中课本里没学过没教过的诗背一遍吧。
过去二十多年,我们一直用北师大版的五四学制语文课本,年年复年年,日积月累,拿出一篇课文或者一首古诗词,我熟悉得就像“床前明月光”一样,可以从作者生平讲到诗歌来历,从诗词大意说到思想内容,从写作技巧谈到遣词造句含蓄用典,都会说得头头是道。
曾经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教一套八册的书就可以有饭吃且吃饱饭了,没想到从三年前我们开始采用了部编课本,即和六三学制的课本做到了全国统一了。因为山东的高考卷也开始使用全国卷了,由部分科目渐进到全部科目。
一改新教材,我就暴露出了教学劣势,和年轻老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旧课文旧诗词删改了太多,我那本年复一年的写满了知识的书终于光荣退役了。新课文新诗词增加了不少,可我老眼昏花,言笤忘帚,学习起来磕磕绊绊行尸走肉地现学现卖。
连续带了两年初三了,下一年教哪个年级还不知道学校怎么安排,我就想,反正是背古诗词,我就利用这个暑假,先把其他六册书的古诗词背一遍吧。
于是打开的万能手机,搜索九年级上下册的古诗词,开始抄写,背记。
中学课本上的古诗词是被万千专家千挑万选地审核而来的,思想性艺术性兼备,工具性人文性统一,历史性真实性一致,全方位地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净化思想,精华心灵。
今天我背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诗,被深深地难住了。真想说一句,我太难了,学生太不容易了。
这首诗是《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我读一遍,完全没印象;再读一遍吧,这次带上翻译,试着理解全诗意思来背,还是记不住;没办法,拿出最笨的办法,多读几遍,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励志故事听了不少,也讲了不少,怎么到我这里不好使了呢?
读了几遍之后,还是一团模糊。
什么情况,这个暑假的背诵一直很顺利,可能是我今天心不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常常这样说学生吗?可我怎么越来越没耐心背会这首诗呢?
我背不会这首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我选得苏词辛词都是喜欢的,其中每一首里都有几个熠熠闪光的名句典故早已家喻户晓,直接减少了我的背诵量。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我早已了然于胸;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上半阙不是已经完成大半?
其次,学习主动性和被动性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我自主背诵诗时,我会想,一定要背会,一定要背熟,以后忘了可能再也想不起来;对于课本上的诗,我会觉得背不会也没有关系,以后总能教到这首诗的,那时会有半年的时间来背这本书上的诗呢!
然后呢,再说起课本上的诗,过于重视历史态度和思想内涵,且距我们年代久远,隔着长长的历史时空,让我们去体会和感悟先贤们的苦乐悲欢,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更非易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突然发现语文课本里悲剧居多。先哲们不是贬谪之苦闷就是生活之艰辛,不是为国捐躯就是爱情悲剧,更有无数的文字写下来就触动心灵泪水连连。我总觉得讲不到位,触不到孩子心灵的泪点。
我背诵的诗都是写古人的小情绪小情调的,我喜欢那些有情趣有情调的古人古诗。
如“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看看这诗,读来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能促进记忆。谁不喜欢微笑着生活呢!
最后还说一句,这首诗与一般的平仄押韵不同,读来佶屈聱牙,没有与其他古诗相同的韵脚,且每个词都有独特的含义,文字排列性强,组合性差,如“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几乎每一句都是字词的堆叠;我还是喜欢“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样朗朗上口的诗句,多么连贯一气,多么接生活地气。
孩子们太难了。学习内容全是新文,没有任何知识铺垫;新诗文思想内涵深刻但历史时空遥远,全靠老师督促牵引着学习,少了主动性与自觉性,且当前游戏网络诱惑多多,有几个孩子能静下心来专注地记住一首诗呢?
学习不易,孩子不易,体谅理解孩子们背不会写不对的学习困难,更要拿出更多的爱心来包容,想出更多的方法来教导。
兴趣,全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