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y 唯蓝
这几天朋友圈刷房价的文章看多了,隐隐有些恶心,我们还是来谈谈情怀吧,至少让我们活的还更有乐趣些。
1.
我的一个年轻同事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晚餐,配合得当的灯光,主辅灯搭配,衬的环境朦胧而有情调。日式的榻榻米,小方桌和坐垫,小菜一吃,小酒一喝,惬意的很。我以为他们小夫妻是在日式小酒馆里喝酒。结果不是,人家是在自己家里吃晚饭。很惊讶他们家的氛围,原来柴米油盐也可以这么不庸俗,更惊讶他们于日常中追求情调的这份心性。
另外一个小兄弟也晒出了他的生日晚餐,由他老婆亲自操持的一顿烛光晚餐。很显然是花了心思的,拼盘讲究造型,红酒,精心布置的餐桌,再脑补高雅的音乐,这哪里是一顿家常饭啊,简直是西餐厅的一顿大餐。我能想象他老婆做这顿饭花了多长时间,也许准备了一下午。
看样子很多人把日子过成了诗。
一瞬间我升起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生活。他们有品味,有精力,有要求,追求雅致有情调的生活方式。
我渐渐感觉到不同年龄段人的差异,二十多岁,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代人,他们并不仅仅是在生活方式上讲情调和品质,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他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行动力。
A,一个小男孩,他辞职从上海迁到北京来,说上海的消费氛围很好,但是文艺氛围没有北京好。北京有那么多各种形式的展览演出,是全国哪个城市都没有的,北京的文艺青年汇聚,形成氛围。为了追寻这个氛围,他离开上海,来到北京。中间过了半年的间隔年,四处走走。
Y,一个在美国读本科的女大学生,年轻的心,追寻内心的方向,选择非盈利组织工作,太前沿的工作,很多人并不理解。
S,刚刚认识的小女孩,很有想法,她的毕业旅行是带着她的押花作品,到各地去开沙龙教大家做手工,一路从香港越南开过来,走了很多个城市。她同时也是个摄影师,在她的镜头下,欢腾着生命平等的喜悦之情,细致而让人感动。
贝姨,是个男生,S的朋友,有点不羁的轻嬉皮风格,我估计他内心是一头狂奔的野马,他们组了一个公路面包车,开着一辆彩漆的面包车,从贵州出发开到罗马去,一路翻山越岭啊,跋山涉水啊,险象环生,也妙趣横生……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他的公号(公路面包车),或者微博(@贝贝姨和朋友们)。
我最近认识的这几个小朋友,非常追求凸显自我的生活方式。
深感这是多么好的时代!
年轻人面对更加宽松的环境,可以勇敢大胆的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做自己。
3.
一个叔叔曾经问过我:你将来打算让你的女儿干什么?
我女儿才五岁。谁都会觉得谈这个为时尚早。但是我有个清晰的方向:让她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父母那一代人是在中国经济困难的环境长大的,解决生存问题是他们的首要问题。而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跨在中国经济向上走转向富裕的阶段,我们依然面临要先解决生存问题的现状,但我们显然比父母辈更有理想。
比我们更晚的八零末九零后出生在中国更富裕的条件下,他们一出生就没有那么重的经济包袱,在人生方向的选择上就更容易向着追求喜欢的生活方式上走。
欧美的经济发展早于我们,他们的年轻人早就在奔赴自我这个阶段了。我记得有人说:纽约很cool,每个人都在做自己。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必然也会走到这一步。这一定是一个趋势。
我上面遇到的几个年轻人,就说明这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八零左右这个集体奔四、不上不下的一代,该不该追求自我哪?
今年过年见了我的老同学,我跟他说我想找个喜欢的工作。
他跟我说:不可能了。他自己也算是小有成就的人啦,还在往上走。我问为啥?他说:因为你已经四十岁了。
一瞬间我感觉自己顿成异类。
可是四十岁这件事从来没在我身上,我也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事情是按照年龄不可以做的。我听他说,只是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世人看这件事,是这么看的。
可惜我自己不这么看啊。
我接触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很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会追求,向着光的地方走。我一直觉得我在奔四的高龄上还追求梦想追求理想,爱折腾,是很怪异的事。不过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我:第一不怪异,第二不寂寞,第三我很有点前卫。这毕竟说明我是有自己思考的人啊。
4.
三十多岁这几年是我非常纠结的几年。我发现我内心有一种渴望和需求,像洪荒之力一般烧着我,使我对一向平顺的生活起了怀疑。
我一直以为换个工作可以解决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年初的时候我参加了大熊老师的一次沙龙,我们对旧的一年复盘,展望新一年。这次沙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找到一直困惑我的点在哪里。他列出事业、职业、工作、生活方式四个词,让我选哪个更接近我内心。我如遭晴天霹雳般灵台顿明,知道了自己内心纠结和想改变、想追寻的东西是什么:我要一种工作,它也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一体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想要的是事业的成就感,或者更自由的时间,能够每天接送孩子,给她做一日三餐,自己带孩子……这些具体的事。但其实都不是,最最想要的,是工作和生活合一的方式。在那样的生活状态下,哪怕没那么多自由时间,哪怕没有成就,哪怕达不到我所要求的一二三四五很多条,也并无关系。
今年遇到了谧咖啡的老板,知道了她的故事,大家心境上如此相似。原来我们在同一个年龄段上。
我的上一篇文《辞职,开个咖啡馆去》,就是写她的故事。她跟我说:“你也可以的,只是需要勇气。我当初也和你现在一样。只要确定你想要什么,想好了就搏一下,没问题就去折腾吧。估计我这个人天生就爱折腾。人太舒服了,就会有惰性。还有,我要更努力做好我的咖啡馆。”
恰逢朋友圈有人在转一篇文章《从寄居蟹到裸奔的蜗牛,我终于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讲的是时尚传媒集团旗下某个媒体总编辑辞职开咖啡馆的事。
“好多人都把开小店当作心底的梦,但是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人往往出于自身现实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背后,是我日益衰弱的神经,还有想能更自由地支配时间陪伴孩子的渴望。”
我转给谧咖啡的老板,她说:“很相似的故事。大家都有这个节点。”
是的,三十多岁四十岁好像是个节点,人走到此时开始关注内在,于是自我觉醒,发现内心藏着自我对生活的渴望。这点渴望即便深埋也会壮大,终有一天藏不住,破土而出。那么就出来吧,也许这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了。
这点渴望也引领着我们不断勇敢的往前走,去追寻。或许会用另一种方式:逼着我们不得不重新调整。改变也随之发生。当然这种渴望会有点够不着,有时候也会带来些些求不得的痛苦。
中年是个调整期,让你重新面对自我。
中年也是个机会,让你可以去做喜欢的事情。
5.
我婶说:做喜欢的事情是很奢侈的事。
90后小女孩说:就是要做喜欢的事啊。
我说:我要做喜欢的事。
我同学说:不可能啦,你都快40了。
我们的年龄段分别是:50+,20+,30+。
不过我婶又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要紧紧抓住它。
也许我们并不成功,但是我们终于是我们自己。
也许等着我们的是平凡。平凡也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