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布克奖入围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总感觉翻译不流畅。
据说,barnes小说的惯有元素:love, death, art, history, truth, religion,and memory
没想到,arther就是大名鼎鼎的柯南道尔爵士,母亲苏格兰贵族血统,家道中落,父亲系落魄爱尔兰艺术家,生下一堆孩子后后酗酒发癫,在疯人院孤独终老,arther从小立下誓言,为母亲挣回荣誉和财富,他做到了,40岁时,名声远扬。荣获爵位。成为传奇。某种程度上的传记。
1、依然是典型的当代英国文学题材,19世纪,著名作家生平,似乎脱离了故纸堆,当代的英国人就不知道怎么讲故事了,又似乎没有19世纪,就无法为一个故事提供合理的完整的像样的背景。学者型作家。
2、结构,将arther与george的故事穿插,似乎没什么新意,安全按时间叙述,似乎没有刻意制造悬念,但淡淡的疑问至始至终存在。似乎为了避免与福尔摩斯的故事雷同。
3、相当多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性格刻画,作者的苦心,在george身上,这一点似乎做得更好,更令人信服,或者说,性格的发展和一贯性表现得更自然更符合逻辑,对于arther,就显得捉襟见肘,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大众的成型印象,读者的阅读期待,作者的主观倾向,都使得要还原这个人物有大难度,还有一点我想,传奇性与当代小说似乎有着不能融合之处,一个真正的hero现身于当代小说语言中,总给人穿越剧写砸了的感觉。arther的一生似乎过于顺利、成功和有名,没有挫折,没有苦难,没有脆弱,没有困惑,起码看似如此,作者只好将争取奖学金的失利与婚外情的不顺大书特书,著名人物的婚外情,似乎总能夺人眼球,却又写成了不忍伤害结发病妻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大概道儿爵士的伟大形象在英国是不容亵渎的,作者只能将他塑造成一个骑士,倾其所有,只为守护母亲,妻子,情人。
同样,反面人物似乎过于面具化。 是否,这个故事,不写成传记体,会好些,可以更自由地,更深入,更真实地设想和建构人物的内在冲突,对于原型,仅保留淡淡的隐射。当然这个思路会让人成为阴谋论者,也许一切不过是为了销量。客观地想,作者面对着,已经深入人心的文雅美好的19世纪绅士的虚伪面目,也许真的是没有办法。
4、道尔爵士很厉害,他也许真的会还魂,影响为他写传的人。情节扣人心弦,彻夜读完的过程中,直觉鬼影幢幢,忆起十几岁读福尔摩斯的紧张与幸福。时光就这样的飞逝。
5、于是,故事就变得更浅薄一些了,像那个虐杀牲畜的坏人,浅浅地仅仅割到肌肉层,造成缓慢而致命的流血,我不确定这里作者有没有映射,想来因为原型的限制,大概只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巧合罢了,故事的浅薄可以带来愉悦流畅的阅读,却不能带来致命的感触,你会觉得它似乎总在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兴趣爱好,诸如为什么george有着如此沉稳的气质,为什么arther对于通灵术如此着迷之类的.....更深的思考和探索j就这样被放弃了,某种程度上,george和arther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福尔摩斯故事的扩张,试想那位被砍掉大拇指的漂亮的年轻工程师,苍白,无辜,平凡,却横遭惨祸,年少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幻想过他和他的生活。
6、不过,george身上还是有比一般的福尔摩斯委托人更多的典型意义,他是印度与英国的混血儿,父亲来自孟买,却成为英国国家的牧师,管理着一个教区,george生长在英格兰,受着纯正的英式教育,却长了一副典型的印度人模样,比父亲还黑,还生着异教徒式的的鼓鼓的眼睛。这种矛盾,就是故事的真正根源。于是,福尔摩斯故事中的淡淡存在的的某种背景,被放大突出了。
7、这样,你就可以在故事中,看到19世纪的某种真实面貌,还是作者的苦心:宗教、种族、进化论、唯物论、铁路法,南非,警察,灵媒、爵位、律师楼,议会选举......最后,一场闹剧在道尔爵士的伟大的降神大会中隆重结束,这其中的混杂和矛盾才是最有意思的。
8、时代面貌真实可见,人物却淡然远去,这就是某些作品最终所呈现的,原因种种,“结局决定开始”,早已被定型的人物和故事需要极大的巧思和决心才能重获新生命,arther & george所呈现的文学性的想象和灵活,似乎要逊于学术性的全面和拘谨,它没有像一本伟大小说应作的那般推翻阿瑟的神像,缺乏震撼性效果,也许不过在多如牛毛的道尔爵士传中又添一笔。但它还是有相当吸引力和可读性,相当具备畅销书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