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我女儿半月前开始发高烧、咳嗽,呕吐,到医院开了药,吃了三天,无效,开始住院,十天后,也就是今天,终于出院了。
住院期间,条件所限,我没有写育儿日记,只写了几则片段发朋友圈和其他平台,没想到,我先后遭到中医粉、爱与自由派和国外不忌口派的“攻击”……更没想到的是,以“爱与自由”派的攻击最多。
现在出院到家,女儿在睡觉,我来回顾一下这个经历。
先是女儿住院后,我把女儿住院的消息发网上,然后收到很多朋友和网友的关心和责备。很多中医粉朋友给我推荐中医的方法,或推荐中医的书,这些我都很感谢。也有一些中医粉责备我说:你看你家孩子又生病了,身体这么差,你们怎么带孩子的呀?赶紧学中医吧!
对于这样的责备,我是不接受的。因为这样的责备很荒唐。
小孩生病了,就是身体差?
小孩生病了,就是父母的过错?
父母学中医了,孩子就不生病了?
小孩生病很正常,特别是这个季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什么的,太普遍了。
有病就治病,不讳疾忌医,不攻击孩子,也不自责,一心带孩子治病就好了。
家庭里遇到什么事情,别想着要谁承担责任,齐心协力想想怎样解决问题,才是重要的。
就这么简单,但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孩子生病了,要么责备孩子不听话才生病;要么自责,认为是自己没照顾好孩子,孩子才生病。或者夫妻俩互相攻击,丈夫说都是妻子不好好带孩子,孩子才生病。妻子说你都没照顾过孩子,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吵成一锅粥,这个时候,孩子会比生病更痛苦。
我父母同样做不到。我小时候一生病,我爸就会攻击我,说我不听话,说我又要浪费钱了。我妈就会自责。导致我非常憎恶我的身体,恨不得自己死了算了。
三岁多的孩子,正上幼儿园,天气变幻不定,孩子免疫力弱,父母也不可能一直让孩子呆在无菌的温室里,所以这个季节得病很自然,很正常,无须自责,也不要攻击孩子,不必责怪幼儿园。
至于说学中医,提这个建议的人,绝不会是真正的中医医生,否则就不会这么贬低中医。就好比一个西医说:你家孩子生病了,你得学西医啊,学了西医孩子就不会轻易生病,生病了也不用去医院……(这类话本身就很荒谬)
术业有专攻,别以为中医里没有化学符号就比西医好学了,中医比西医要难学得多。没有师父,最多学点皮毛。学点皮毛就敢拿自己孩子练手,也真是心大。
有点中医常识的人也该知道,中医把疾病分疾和病两种。疾是外在的东西导致身体不舒畅;病是情绪原因导致的身体不舒畅。后者是慢性的,可以慢慢调理。前者却是急性的,比如刀伤、烧伤,还有最常见的伤风感冒等等。
小孩这种支气管炎、肺炎,都是外在因素导致的,是需要尽快处理的,不适合用中医的方法慢慢调理。除非能遇到非常高明的中医,但以我的能力,我找不到。
有中医粉说住院多可怕,打点滴多可怕,要用中药或者穴位按摩推拿之类……
按摩推拿,也是术业有专攻,而且在我的理解力,这样最多不过是提高一点孩子的免疫力而已,但孩子本身已经生病了,是无力对抗这外来的风疾的。
中药?小孩喝不下去,喝了也会呕吐,因为本来就呕吐,更不用说喝原本就很难下咽的中药了。中成药?喝了,医院也开了中成药,无效(西药也无效)。所以,这个时候输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西医能查血常规,能拍胸片,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孩子肺炎、心肌受损,支原体感染等症状。这是中医比不了的优势。
中西医各有优劣。但儿科方面,遇到急病,我认为还是首选西医好。
至于学中医,孩子就不得病了,这也是一厢情愿,不可能的。
有些人炫耀说,她家孩子上初中了,都没住过院,最多只是吃药打针而已。
但在我看来,这一点都不值得炫耀,过去我们农村人,很多人都是到老死了,才去一趟医院而已,此前连医院门朝哪边都不知道。
我们同辈的农村孩子,百分之九十多都没住过院。我要不是小时候不小心腿骨折过,我也没住过院。我高烧40度照样去上学。这能说明什么?说明农村小孩身体好吗?
并不能。只不过是农村人不舍得为孩子花钱(当然那时候也没钱)而已。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生病就吃药,从来不上医院,更别提住院了,都是吃药,反复吃药……
现在我们农村很多小孩也没住过院,但不代表不生病,更不代表身体好。只是在小诊所吃药输液而已。
我们给女儿办住院前一晚,是在急诊室,拍片后,我问医生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医生说:可以住院,但没有床位,还是在这边打点滴吧。
我说:住院好,还是单纯在急诊这里打点滴好?
医生说:住院的话,用的药会好一点,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药,用的药会更好一点,这边都是一样的标配。
也就是说,别以为只打点滴不住院,就比住院好。
再推论一下,别以为吃药就比住院好。
好不好是相对的。孩子生病吃药吃好了,和住院几天好了。各有什么优劣?
从孩子健康的角度说,住院反而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得到更好的监护,但对家长的时间和钱来说,当然是光吃药不住院最好。孩子大不了多受几天罪,多吃几天药嘛。省得家长陪床,还得请假……
小时候,我们感冒,往往要一两个月才好彻底,如果住院,哪需要这么多天?还有很多慢性鼻炎的人,或许都是只是被当做感冒治疗,才慢慢拖成慢性鼻炎了。
又比如像我女儿这次得的支气管肺炎,如果在小诊所,很可能会被当做普通感冒进行治疗,从而耽误病情的。而她的支原体感染和心肌受损,都是在住院时,很快好转的。
所以,在我女儿生病时,我会第一选择大医院进行血常规的化验,再做决定。
那些劝我学中医的朋友和网友们,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看过的中医书,或许比你们还要多。我只是不会因此就认为自己可以取代医生,就可以不去给孩子看病了。
不扯这些我不太懂的医学话题了,还是来说说家庭教育理念上的话题吧!
这几天,我发了两则关于我和孩子的事情,引起了爱与自由派的攻击,下面先来说第一个具体事件:
早上,晴儿喝杯装的粥时,不小心把吸管掉到地上了,幸而我还带了另一个吸管,但晴儿非要用掉到地上的吸管,我不同意,她就哭。
哭就哭吧,允许她哭。我还是把那个吸管扔到垃圾桶了。她哭了一会儿就接受了已经发生的事实了,开始用另一个吸管喝了。
哭是她释放悲伤情绪的最好的方法。不该阻止。
但另一个小孩就没这么幸运了,他才一岁多一点,因为哭,被奶奶恐吓:再哭就把你扔到厕所的垃圾桶!
小孩哭得更厉害了。
他奶奶就抱着他往厕所走。
小孩惊恐万分,垂死挣扎……
发了这个片段后,在网上也引来不少“爱与自由”派的攻击,说:
孩子生病了,就想用那个吸管怎么了?你说脏就真脏了?再说你不会冲洗下吗?
我解释说:
是在医院的走廊,人来人往,在地上呕吐的、撒尿的小孩很多,就算用水冲洗一下,我觉得也还是不干净。塑料管,开水冲洗也不合适。
就这样的解释,也还是有人继续杠,被我拉黑了。
何况,我女儿的意思,并不是要把这个吸管冲洗一下,而是要继续用这个吸管,不想去冲洗。
有个网友分析说:小孩也都不想失手,不想“犯错误”,所以她不想冲洗,想继续直接用这个吸管,这样心理上就仿佛她没有把这个吸管弄掉一样。
因此,既然吸管掉了,事实已经发生了,那么,就要允许孩子哭泣,去面对这个事实,用哭泣去表达哀悼。
就好比孩子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碗摔碎了,你如何弥补?孩子哭就哭了,允许她哭,哭完就好了。如果你见不得她哭,非说要给她买个同样的碗,但孩子还是会哭,然后你可能会认为孩子无理取闹,都说了要给你买个一模一样的碗了,为什么还要哭?
我还亲眼见证两个类似的例子:
一个是一个小孩的玩具坏了,在哭。妈妈在训斥他,说一个小玩具而已,哭什么哭?快扔掉!
另一个是一个小孩的手串丢了,在哭。妈妈训斥:就两块钱一个的玩具,你有必要哭吗?不是说了,再给你买个新的吗?
这样的妈妈,不仅是在阻扰孩子在表达悲伤的情绪,也是在培养孩子冷漠的性格。
在吸管掉地上这个例子里,即便是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案,也不必用。
父母不是神,也无须做圣人,不必做一百分的父母。做个七十分的就可以了。
什么是七十分父母?
就像我前段时间强调过的那样: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对孩子做什么,而是不对孩子做什么。
不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做给孩子爱的事情更重要。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给孩子那么多爱(在你能量不足的时候,可以不陪伴孩子),但别给孩子伤害。
很多母亲是觉得一定要给孩子爱,所以在自己能量不足的时候,还勉强自己给孩子爱,给到最后,能量耗尽,耐心用完,开始对孩子大发雷霆……
做个七十分父母,不需要刻意费心地给孩子爱,就自然地爱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太消耗能量,就不会因为疲惫而伤害孩子。
再来说昨天发的引起爱与自由派和国外不忌口派围攻的事件:
晴儿说:爸爸,我饿了。
我说:嗯,你饿了,那怎么办呀?
晴儿说:我想吃雪糕,可是我病了,不能吃雪糕。
我说:是呀,而且现在是冬天,也没卖雪糕的。
晴儿哭了。
晴儿一边哭一边说:我好想吃雪糕……
我给她找了一个一群小朋友吃雪糕的小视频。
她美滋滋地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原来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真的。
古人诚不欺啊!
有朋友回应:
我儿子想要个火车蛋糕,我给他看了很多图片,结果他就满足了呀。
就是这个意思,孩子这个想要,实际上主要是心理上想要,并不是真的在现实里要求要。他们也知道这个要求不太现实。
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用虚拟的方式,也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的。
没想到,这个分享,又被攻击了。
很多“爱与自由”派的人说:
孩子想吃雪糕怎么了?孩子都生病了,想吃个雪糕都不肯给吗?你说没卖雪糕的,不是骗孩子的吗?你这是家长欺骗孩子的反面教材吗?
一堆人跟我说冬天有卖雪糕的……
我知道冬天有卖雪糕的啊,我还知道某些地区现在还如春天般风和日丽呢,有用吗?我们这边没有卖的啊。白天都是我一个人照看孩子,根本脱不开身,医院楼下的小超市没卖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就是没卖雪糕的。
这不是重点,也懒得多说了。关键是,即便又卖雪糕的,也无须去买啊。孩子自己都说了,不能吃雪糕了,我为什么非要给孩子买呢?
孩子哭,是在哀悼想吃不能吃的悲伤。允许孩子表达和释放这个悲伤就好了啊。
为什么要通过给孩子买雪糕,来阻拦孩子去表达悲伤和释放悲伤呢?
孩子表达和释放悲伤,也是很美好的人生体验,为什么要去阻挡孩子这样自然的人生体验呢?为什么要让孩子做一个不知道什么叫悲伤的人呢?
其次,孩子的身体,此时是不适合吃雪糕的。她是支气管肺炎,在前面的几条信息里,我都表达过,就算这些“爱与自由”派的网友没看见,至少也应该先问问是什么病吧?什么都不问,就一口咬定可以吃雪糕。
在我表达了要尊重医生的医嘱,不要吃生冷饮食后,
爱与自由派依然不屑一顾地说:
想吃就给买呀,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
支气管肺炎是细菌病毒引起的,和吃雪糕有什么关系?
想吃可以给她吃的,顺着她,毕竟生病了,看过一个节目其实冰的东西吃到胃里面了就热了不会冷到肠胃的……
如果孩子的身体,真的什么都知道,也就不会得支气管肺炎了。
吃雪糕可能会刺激支气管……
在医院,不听医生的,非要相信爱会发电派吗?
还有国外不忌口派的,说什么:
美国人生冷不忌,医生从来不说不要吃什么,什么都可以吃,偶尔叮嘱某些药不要和牛奶一起吃。我听一档美国节目说的,你借鉴吧。
感冒发烧其实没关系,之前在澳大利亚儿子感冒发烧去医院医生先给一个带药的冰棒吃……
且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算各国各地区的人体质都一样,你们见到的也只是新闻节目或个例啊。你们认为,你们比儿科医院住院部的儿科医生更专业吗?
不少朋友也提供了因为吃雪糕,导致病情加重的例子,但他们视而不见……
人在未知领域,需要有所敬畏。在医学领域,我相信专业的医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有些专科医生,在其他科的见识也很有限)。
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该忌口的不忌,结果病情加重,甚至死了。比如吃头孢不能喝酒,比如某些病不能吃辛辣,有些手术,只能吃流食,然后老母亲觉得流食哪儿吃得香,然后给壮汉儿子给喂死了……
不满足孩子,没有关系,能像我这样,用画饼充饥的方式满足孩子,当然很好。不采取任何方法去试图满足孩子,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去攻击孩子就好: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不知道你现在还在生病吗?你还吃雪糕?你不怕吃出毛病啊?你知道你这次生病,花了老子多少钱吗?你知道天天照顾你,浪费了我多少发财的机会吗?我一秒钟几百万上下,都因为照顾你……你从小就不让我省心,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废物孩子?
孩子不管是因为吸管不能用而哭,还是因为无法吃雪糕而哭,都是单纯地表达和释放性的哭,这样的哭,是在净化和疗愈心灵。这样的哭,不需要安慰,只需要在一旁静静地陪伴即可。
但如果父母试图去阻止孩子哭,或者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的哭而去攻击孩子,那么孩子的哭,就会演变成因为被伤害而哭。这个哭,就需要安慰了。
当然,即便是不安慰,也比板着脸,瞪着眼、对孩子吼“别哭了,给我憋住,再哭打死你。再哭就不要你了……”要强得多。
对孩子做什么,不如对孩子不做什么重要。
在家庭教育领域,我一直提倡的就是爱与自由的理念。也非常赞同和钦佩尹建莉老师和李雪老师的教育理念,但是没想到会有“爱与自由”派的人,演变成“必须满足孩子”派了。这可不是尹建莉或李雪的观点。
要求家长必须满足孩子,这与“爱与自由”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也是很邪恶的。
没有人能完全满足孩子,也无须都满足孩子。我的观点依然是:
不需要做一百分父母,做七十分就够了。
不需要时时爱孩子,只要能做到尽量不伤害孩子;在有余力的时候爱孩子,就很好了。
不需要事事满足孩子,在你能满足孩子的时候,满足孩子;在不能满足孩子时,可以不满足,然后不攻击孩子、不攻击自己,允许孩子表达和释放负面情绪,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