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夏,你摊在手里两个鸡蛋,一大一小,好像妈妈和孩子躺在阳光下,和煦的春分吹过,“忽而立夏”。眼前一亮,为何不尝试立个鸡蛋,磨炼我的意志,陶冶我的情操,呵呵。拿着鸡蛋到儿子房间,“我想去立个鸡蛋,看看我的耐性”,他点着头,并不怎样兴奋或惊讶。沙发前的茶几上,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顶着鸡蛋的底部,挪来挪去,它总不安定不安稳,“也许用三个手指头更容易些吗?”五分钟过去了,鸡蛋的重心仍不确定。网络技巧说“摇散的鸡蛋内部质量分布均匀”,隔着蛋皮看不出蛋黄是否真散开了,又过了十分钟,我的心态和它的心态一样浮躁着,先吃晚饭吧。
今早五点起床,心平气和地摆弄那颗摇晃过的鸡蛋,让指尖感受鸡蛋的压力,轻轻推动,倒向另一边,大约几十个会合下来,我又拿起没经摇散的另一只。想象里面沉底的蛋黄,粗糙的蛋皮上是否有零点零三毫米的突点,要么桌面不平?是不是该屏住呼吸呢,也许不应把注意力关注在嘴和鼻中流动的气体上,而是眼前这只沉睡不醒的生命,谁愿意直立行走呢?啊哈,立住了,哎呦,又歪了,估计仅有一秒钟的样子,接着又出现两次一秒钟站立。好,继续努力,有希望。
到底该把目光集中在指尖儿,还是鸡蛋顶上晃动的趋势上?我反复尝试,觉得有点像一个缩小版的“试错”行为。人在此时,最容易出现焦虑与质疑,虽如林校长说的“不会创作价值”,但毕竟能够激发我的好奇与想象。边弄边想象人家鸡蛋上面再立鸡蛋的情形,自己的心境如何能修炼至此,是不是三个鸡蛋一起更好立。好,又立住了,我足足盯着它三秒钟,它还是忍不住寂寞偏倒下去,至少进步了。我把手机准备在身边,想记录下新的奇迹,然而,十分钟过去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