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士贩卖赎罪券,是教会的一大罪恶。
在基督教教义中,人生而有罪,活在世上必须以行善来赎罪。行善者的灵魂死后可升入天堂,作恶者则会下地狱。这就是所谓的“原罪”和“救赎”思想。
然而罪孽并不容易赎清的。基督教的惩罚制度极为严苛,就连未及时忏悔、周五吃了肉等,都是罪孽,要受到惩罚。如果把所有的罪孽加起来,一个人即使一生也不可能赎回。
为了榨取和掠夺教徒,教会就在这方面做起了文章,拿地狱、炼狱的谎话来恐吓教徒。
荷兰著名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有一幅作品叫《地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狱的可怕想象:地狱充斥着黑暗,燃烧以及痛苦,大量造型奇幻的狱卒以各式怪异的酷刑惩罚罪人,死者在其中倍受折磨。
基督教士宣称“买了赎罪券,就能直登天堂”,广告词写得也很好:“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到钱柜叮当一响,就可以使购买者的灵魂从地狱升到天堂。"
许多基督徒怕自己死时仍有罪孽,为保险起见,干脆买来赎罪券,让自己免入地狱,或者把已经入地狱的亲人赎出来。为了买赎罪券,许多人家甚至不惜全家挨饿。
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达到了经济掠夺的目的。
这种恶劣的手法,永远是少数无良之人发财致富的秘诀。
今天,只要你一不小心,也就成为了别人收割的韭菜。
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有人爱制造恐慌?那是因为焦虑的人才容易被控制。
世界各地的邪教都爱宣称“世界末日”之类的谎言,无非就是为了控制教众。
直到今天,有些无知的人还在说中国人不信宗教,不如西方人有信仰。西方人那不叫信仰,那是迷信,中华文化在这点上不知要比西方先进多少。
没有恐慌和焦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怎么好卖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呢?
公众号里的焦虑鸡汤文,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动不动谁谁套现几个亿、年纪轻轻坐拥多少财富,我真想说TMD关你P事啊。
那些常常贩卖焦虑的公众号,你看他兜售的是什么货色?
大多是谈赚钱、谈上升,赚流量、卖课程、卖会员,每一个字都透着商人营销的精明,背后散发着难以遮盖的铜臭味。
这是一个商业时代,靠能力赚钱、靠本事吃饭,不但无可厚非,还应当鼓励。但这种靠制造恐慌趁机从中渔利的手法,仍然是每个有良知的人所不耻的。
君不见,互联网时代,每一波新概念出来后,都会收割一波韭菜。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众筹、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比特币,再到今天的区块链,无不如此。
在我们这个转型、改革、巨变的时代,焦虑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有些人正是看到了这点,将其故意无限放大,使之成为自己发财致富的资源,成为把别人当韭菜收割的法宝。
就如你得了感冒,本来吃几片药就好了,但有人偏要又是CT、又是核磁共振,一个道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人带来便利、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混乱无序、垃圾糟粕,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而且大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中国自古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俗语,这句话用来形容互联网信息传播,再合适不过了。
正能量的东西,往往得不到广泛传播,而满足人性中“猎奇、功利、自私、堕落、自大、狂妄”等丑陋的东西,却往往能够像病毒一样传播,那些毒鸡汤文正是如此。
人性是复杂的,关于人性是善是恶,这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哲学话题。
两千年多前的孟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他提供了不少貌似“坚实”的证据,但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何尝不知道,人性并非全部都是善良的,人自有其恶的一部分,只是没有办法,我们必须选择去相信善,去激发善、抑制恶,否则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
那些无良商人的罪恶,就在于总是去利用人性的弱点,激发人性恶的那部分,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把别人当韭菜来收割。
人性,你相信善,处在善的环境里,你就会向善的方向发展,社会上善就多一分;你相信恶,处在恶的环境里,你就会向恶的方向发展,社会上恶就多一分。
你认同什么,这个世界就是什么!
这两天,内涵段子这样的低俗APP被永久关停了,这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来的有些迟,但却是一个信号,一个净化网络氛围、抑恶扬善的信号。
如果善良、理性的声音不发声、不传播,如果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不作为,那么网络最终会成为丑陋人性的市场,“劣币”将把“良币”驱逐出去,受害的是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甚至是未成年人。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避免把自己活成一棵被别人收割的“韭菜”?
被人当”韭菜“收割,本质上是在交智商税,谁让自己笨呢!
交一次智商税有时候是没办法避免的,但吃一堑,长一智,必须学会成长,不要被人一茬茬地收割。
其实也简单,就是要保持点怀疑精神,充实自己,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
要与网络保持点距离,和那些贩卖焦虑的公众号说byebye。
不要小看公众号的力量,这个世界,除了上智和下愚,人都是很容易受环境和别人影响的,焦虑、狭隘、偏激、情绪化、低俗的东西看多了,你肯定会变成一个这样的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如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一样,指望没有风是不可能的,要想不被歪风邪气吹的东倒西歪甚至翻船,只有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
真正的知识不在公众号里,是在课堂上,在书本里,在工作和生活中。去读那些深刻的东西,而不是浅薄的垃圾。
没有方向,往哪儿走都是错的;没有自我,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明白自己安身立命所在,焦虑就永远难以避免。
认真生活,努力工作,保持读书,坚持思考,勇于尝试,远比其他更重要。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使从先贤的思想里汲取一点精华,我们都不会时常把自己陷于焦虑之中。
我们守着这样一个宝库,却妄想着从网络上获取所谓的真知和成功,正如老子所说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诚如是也!
与君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