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书《不由自主》,外国作品,真的看到我扭曲,还没看完。
放在一旁冷却了一段时间,又重新拿起来接着看,翻了前面的介绍,原来,就是描写那个时代资产阶级扭曲的生活和思想的。
意识到这个后,我也就放下纠结了,每次看的都带着个目的:让我见识一下有什么更扭曲,没有最。
里面有篇是写一个奇怪的丈夫和妻子相处的,丈夫经常有些莫名其妙的苦恼想法,还有着充分的理由支撑,处于意识层面的,没有什么实际行为后果,但是总是烦心,还说给妻子听,想要分担烦心,希望一起烦心,妻子试过反驳,后来觉得他洗脑能力太强,作罢,只能试图理解、试图包容、偶尔开导。
丈夫说过一句话“厌恶是没有理由的,否则就不会有厌恶存在。它们是厌恶,仅此而已。”
我当时没看懂,只是不明觉厉,便摘抄了下来。
今天翻出来看,刚好晚起,睡得比较饱,我就想说 “不!同!意!”
个人拙见,没有科学研究的依据哈。
厌恶是种情绪,你先体会到这个感觉,进而身体可能还会有不适,这有个先后。但是厌恶这种情绪本身,不是先天疾病或缺陷,也不是脑袋的习惯反应(这里是指偶然性的第一次厌恶)。
我觉得,这种偶然性的第一次厌恶,是有理由的,只是你一人没发觉,跟你过去相似的经验有关,影响了你的预期评判,可能是过去的人、失败经历、恐惧感,等等,让你的大脑误以为又要重演,因为前期氛围太过相似。
偶然性的第一次厌恶之后,可能会重复甚至形成固定的强迫厌恶,但即使发展到这样的阶段,有些人还是无法发现这个厌恶的理由。
太过用力,有时成了废力。
说了厌恶过后,我还想分享这本书内的另一段文:
他沿着两侧种满法国梧桐的城郊林荫大道向前走着,重又闻到了那股秋雨送来的森林气息,反而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愚蠢的不幸。
他思索着,或许自己的生活无法像那股气息一样清新和生动,或许他注定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接触不喜欢的人。
他注意到自己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什么事情也不明白;
完全像一个身处异乡的外国人,在辨明方向之前,他被迫要犯许多错误。这样的比喻起初仿佛令他泄气,但是现在使他略感安慰。
路齐奥继续想着,在犯过这些错误之后,或许会有一些正确的事情到来
====================================
很简单的描述,可令人感受到了另一个星球的大气压,在那个星球,人没有自己的喜好,没有独特的灵魂,甚至违心地活着。
我曾试图绝望地问“那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可,是的,那个世界的通用字典里,没有意义这个词。
然后慢慢,我也在生活里识别出了属于那个星球的人。
已经不会去枉加评论了,也不想。
好了,说了两种令人头疼的情绪,听听这首静静的歌,缓缓抚平湖面的涟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