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总有那么几个节气容易让人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雨水节气下场润物无声的小雨吧,小雪和大雪节气飘点纷纷扬扬的雪花吧,对这几个节气,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惯性联想呢?
事实告诉我们,即便在二十四节气诞生地的黄河流域,小雪节气下雪也都是难得一遇的巧合。从前看见过一些网文,雨水节气这天正好下了雨,也不管这雨是下在中原,还是下在江南,就赞叹老祖宗的二十四节气真是神奇,这种感情可以理解,只是逻辑有点不太对劲。
其实,节气里的“雨水”“小雪”和天气里的“雨水”“小雪”是两个概念。
节气“小雪”是气候概念,气候是某一地区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小雪”节气表示黄河流域的气温在这段时间会降到0℃以下,达到降雪的温度条件,天上的降水形式可以从雨变成雪了,但并不表示就会下雪,因为要降雪,只有温度条件是不够的。就象春天的“雨水”节气是表示黄河流域的气温会升到0℃以上,降水形式具备了从雪变成雨的气温条件,但并不表示就会下雨,黄河流域几乎年年春旱,“雨水”无雨是常态,如果有倒春寒,雨水节气之后还会下雪。
所以小雪节气≠下小雪,就象雨水节气≠下雨,古人以雨和雪命名这些节气,反映的是温度的变化趋势。
下雨、下雪是天气概念,天气是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是复杂多变的。要下雪,除了云下温度要低于0℃之外,还要有充分的水汽和凝结核,水汽才能凝华成雪花飘落。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节气是农历十月的中气,此时雨因寒冷凝结成雪,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古人这种“雨凝而为雪”的说法不准确,雪是空中的水汽在0℃以下的低温中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并不是由雨凝结成的。不过这错误的说法却反映了古人真实的状态:他们之所以用凝雨来解释雪,是因为他们很关注雨和雪的关系以及雨、雪之间的转变。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里说: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在古人看来,雨、露、霜、雪都是阴阳之气和合交融的产物,当阳气胜过阴气就形成雨、露,阴气胜过阳气就形成霜、雪。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科学性。雨、露、霜、雪都由空气中的水汽产生,温度在0℃以上凝结成雨、露,就是“阳气胜则散为雨露”,温度在0℃以下凝华成霜、雪,就是“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雨、露、霜、雪是大自然的四种降水形式,雨和雪形成于高空,叫垂直降水,露和霜形成于地面附近,是水平降水。
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些节气表面上是大自然降水形式的变化,但背后是人们对气温的观察,和对0℃冰点的关注。中国古人没有现代的温度概念,他们通过水从液体到固体的变化来判断温度变化,安排农事:0℃以上,万物生长,农人忙碌耕种;0℃以下,万物蛰眠,农人休养生息。
小雪节气前后黄河流域温度会降到零下,土地开始上冻,农人必须准备过冬,农田里要在土地上冻之前完成冬耕和堆肥,为来年春耕打基础,果农要为果树裹上草编以防冻伤,菜农要赶紧把种的大白菜等蔬菜全部收回,谚语说“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小雪节气时再不收白菜,就会被冻坏。至于降温更早的东北地区这时已经零下十几二十度了,土地早就冻上了一层,东北人的过冬工作得在十月份做完,小雪节气时已经冰天雪地,最适合猫在家里过冬了。
而零度以上的长江流域这时还在种冬小麦和冬油菜,温暖如春的华南地区刚开始收晚稻,农忙得热火朝天,广东谚语说:“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到大雪节气时,稻子收完,田地就空了,农忙才告一段落。
就下雪情况来说,在我国寒冷的西北高原,一般在公历10月就会开始下雪,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西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会在立冬前下雪。
华北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温一般会在小雪节气前后降到0℃以下,西安和洛阳这几天的低温就一直在0℃左右徘徊,理论上气温再降一点,就具备出现小雪或雨夹雪的气温条件,但下雪还需要其他气象条件的配合,今冬初雪什么时候才会下,不知道。
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小雪节气时才正式进入气候学上冬天,即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但气温降到0℃以下得到12月中下旬,那时候才具备下雪的气温条件。小雪期间江南的降水还是雨水,潮湿阴冷,人体感觉比北方还冷。北方一般11月15日开始供暖,小雪节气时都已经用上暖气,屋里温暖如春,能穿着单衣吃雪糕,而在南方,屋里能比屋外还冷。
至于福建两广这些地方就别指望下雪了,可以备好银子,东北欢迎你去看雪。
但去前记得百度下攻略,以免掉进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