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高中生问了我下面这个问题。
申请国外学校的奖学金,过几天要视频面试,英语口语不是很流利……想知道有什么注意事项或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套路模板之类的?
可以从问题的内容看出,这位高中生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一位学生。因为美国大学给他/她的面试是关于奖学金的。也就是说这位申请者已经在成绩和简历上在众多国际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了。但是面对最后一关的面试,还是会比较忐忑。因为不知道美国的大学面试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换一种文化语境交流的压力。
借着这个机会,顺便聊一下从美国大学面试的问题体现出来的部分中美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机制是完美的。中国这边有中国国情决定的困境,而美国那边也有固有意识形态砸出的坑。两边的家长都是浑天黑地的陪着孩子们升级打怪兽。游戏规则不一样而已。
下面就是我给这位高中生的回复。
谁会来面试你?
很多美国的大学在录取国际留学生的时候,会邀请自己学校毕业校友(alumni)来协助电话或者当面面试。学校会优先考虑和申请者在同一国家/地区的毕业生来协助处理这个流程。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不是特别流利,也不要太过紧张。因为也许面试你的,是你所在城市的一位该大学的校友。相同的文化背景也会让整个的面试气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就算最后是越洋电话从美国打过来,如果你能按照下面的思路做一些安排,应该也让能面试变得更轻松一些。
美国大学申请的面试一定是英语进行的吗?
如果是该大学在中国的毕业校友给你电话面试的话,那有可能会在和你聊了几句英文后突然转成中文。但是如果是这样,那其实的意思就是用母语和你聊,从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你这个人。因为毕竟一个才18,19岁的青少年,肯定是用自己的母语更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录取的标准是看分数还是看人?
这里要强调的是,美国大学录取的不是分数,而是人。这就和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有了比较大的区别。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美国大学就不重视成绩。但是他们对于成绩的归档和解读有另外一套系统。下次有机会再单独解释。
回到美国大学面试的问题上,相信你应该已经写过入校申请小论文。有些大学会在入校申请写作中规定你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你的加入可以为他们的大学贡献些什么?这个问题拿到中国来看就让人感觉有点一头雾水。因为按照我们的思维,你的大学好,我才会玩命学习然后把这所大学作为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我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进入我认为的最好的大学就好了。
当然,美国的大学也会想知道你为什么想申请他们的学校,而不是其他的学校。但是一些常青藤大学,他们自然知道因为学校的资源优渥,很有多学生会想被学校录取。而当他们面对很多优秀的申请者可以选择的时候,他们更在乎的是怎么样筛选学生可以使得每届的学生构成更加丰富。因为在各个方面各有千秋的孩子聚到一起,他们经过碰撞和努力的合作、竞争后可能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与创造力,从而使每个参与者都得益。
美国大学录取电话面试问题的侧重点是什么 - 你的故事
正好我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他在有时间的时候会帮哥大电话面试从深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的学生。那么美国大学在面试的时候会具体会问些什么问题呢?
建议你在做中文和英文面试准备的时候,要先考虑好介绍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围绕这个基本点可以展开很多的问题。你是谁?你是怎么成为现在的你的?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你是谁的问题可不是随随便便让你介绍自己一下。你有什么常年为之付出努力的兴趣,爱好?以及你被这些兴趣,爱好激发着做出过怎样的思考?这些思考又推动着你怎么不断的付出并改进?也许你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许你经历了什么失败。这都没有关系,因为你才18岁嘛。问这些问题主要是想看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思和不断克服困难,改善进取的能力。
兴趣,爱好没有高低之分。可以是体育,可以是吹拉弹唱,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做社会活动,可以是做手工,可以是科学小发明,甚至可以是在中国人看来并上不了台面的爱好等等。只要你真感兴趣,常年为之付出并有所感悟,美国人还是都会比较买账。
说了这么多,其实可以预感到在面试中很多零零散散的问题其实都指向一个最终的目的 - 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可不是说美国孩子可以从小学玩爱好到高中。前面已经提过,美国的大学也重视考试成绩,只是他们的评估方式和我们太一样。
是实际上从某种角度看,美国对孩子的评估就是不同教育机制下的套路。如果好学校选择生源的规则是这些,那么有心的家长或者孩子自己也提早开始按照这套规则做以后的升学准备。如果说在中国分数几乎决定一切的话,在美国除了分数还得有不少要费心的事情要兼顾。
而且美国的这种套路,其实也留有给人钻空子的机会。也听说过在美国有那种为了升学,给孩子包装的公司。当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电影明星,有那些硬门路和资金。前一段爆出来的美国大学录取丑闻,其实也是钻机制的空子,给孩子包装出并不存在的卖点。但是不得不说,那些属于个别现象。
怎么具体准备面试 - 别表现的脑袋空空、逻辑混乱
问题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比如你爱看什么书?你课外喜欢做些什么事?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为什么?你参加或者组织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活动没有?如果你的申请材料里写了你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那有可能会问你,你是怎么调配你的时间的?你为什么申请他们大学的某个专业?问题的形式可以很多、很杂。但是其实如果你已经预先知道了他们提问的核心点,你就从你自己的情况出发去提前组织语言准备一下部分问题的回答。
这里说部分问题,是你的准备是不可能完全涵盖所有问题的。所以建议你围绕下面几点做思考和准备:
你是谁?你是怎么成为今天的你的?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
你之前的经验会怎么帮助你达到你的理想?
你和别人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对这些核心问题的梳理,如果你自己觉得你给出的答案可以证明你是一个有思想、努力、坚毅、言行一致的人,那你面试的效果应该不会差的。
相反的,如果这几个问题你自己都没有想明白,那就算你英语口语溜溜的,也没什么用吧?毕竟美国大学不想录取一个性能优良的复读机,还得搭上奖学金。
我看我先生面试的时候,如果他发现对方英语不是很流利,就马上转中文。他的意思是不让目前英语上的一点小障碍,影响到一个有想法,有趣的申请者。
所以说来说去,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当然,不知道面试你的是否能说中文。不管怎么样,只要你真有料,可以围绕着上面说的几点准备一下。而且你也可以在有主心骨的情况下,把面试者引导着往你准备的方向走。
比如对方问你喜欢读什么书。如果这是你的兴趣你可以正好展开来说。如果不是,你可以简单回答一下,但是话锋一转,告诉面试官虽然你喜欢读书,但你最大的热情在于。。。。这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对话中,总有引导的一方嘛。如果到最后面试你的人发现你还能主导对话,而且是个有系统思考能力,执行力,坚持力,并能与人合作的人,那就没太大问题了。当然你如果还是一个有趣的人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