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课的前几天里,因为自己的拖延,已经有轻微的焦虑症。然后导致的后果就是作业一拖再拖,堆积多了,就忘记自己当时报写作课的初衷。
接下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导致我拖延症的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一、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兴致勃勃,跟着步伐走,毫无忧愁。六哥讲到爆款文章,让我们去分析简书30日头条的时候,我很认真的去研究了下那些点击和阅读量都很高的文章。当我开始下笔时,却思路全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价值观存在差异。所以,纵然别人的点击量很高,我也没法去分析他爆款的原因。当然,我可以从中找出文章的优点,但我无法从它的优点中吸取到我需要的营养。
二、一旦开始拖延,也会给后面的延迟多出很多理由和借口,这是拖延猛兽成长的前期阶段。
三、个人技能的缺失。不得不说,我的这篇文章,又是全部文字内型,没有配图,思维导图,文章整体美观的把控。所以今天下午,我跑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把六哥的课再听了几个,边听边找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去梳理思维,构建自己的框架。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有很多了。
四、时间管理不当,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为什么有些人哪怕再忙,也还是会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而我自己的事情不多,却还是一团遭?缩小范围来讲,就是自己的自控力,对自己行为的把控。
鉴于出现的这几个问题,我自己又从另外的方面去想了一下:
首先,老师说要分析爆款文章,只是提示可以尝试分析简书或者迷蒙的文章,但并没有一定要规定是这些。所以,当时,我完全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爆款文章来分析,这样既完成了作业,也会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两者兼得。
其次,拖延是一种病,病是有方法治的。既要方法,也要强逼自己,了解大脑的构造,尝试换一种思维或者角度去考虑问题。把枯燥的东西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就完成啦。
最后,抓紧时间磨练自己缺失的知识,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出来,知行合一。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来说一下下午上完课后的想法和总结:
外界信息通过大脑三层的处理,最后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舒适区。所以,拖延是一个先天就有,但需要后天来改造的东西。
另外,痛苦的事很难持续下去,但舒适的事情就能持续更久吗?这就错了,因为人还有贪欲。一旦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又会重新去寻求新的刺激。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强调,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当你开始真正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突然在某一天,你会发现,也许我并没有那么喜欢。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真正要去做好一件事需要一颗笃定的心和持久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