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订阅付费专栏,也是离开学校后第一次写读后感,想想自己真的不是一般的懒,我是个向往自由的人,而自由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财富,当看到这个专栏的的题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一感觉是标题党的,可是不得不承认我被吸引了。随着我不断深入了解,它的内容配得上这个标题。
这一段时间,我接触了李笑来老师的几个朋友的作品,罗永浩的相声,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如果说罗永浩的相声让我坚定我的价值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打开了我看世界的另一个视角。那么,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以及他的其他想关作品就是让我如何成为更好自己的导航仪。换成程序猿的俗语解释,就是在我的大脑这个操作系统里,罗永浩的情怀是需求,罗振宇看问题的视角是多线程(也就是多通道,同时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李笑来的文字就是一个个处理数据的算法。我们从不缺目标,但往往缺的是实现目标的方法。
看这个专栏我的感受是--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我常常误以为是醍醐灌顶是指一个什么都不懂突然有人一下子把什么都给他解释清楚了。事实却是,大师级的人物(好比故事里的得道高僧)把你脑子里迷糊混乱的概念拎出来,用简明扼要的文字重新摆在你的面前-----你的眼里突然冒出了光。这种感觉就好像武侠里练武的人被打通任督二脉,一下身轻如燕。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很多还是相互矛盾的,我想大家也会为此而迷惑过,但道理真的有用吗?父母往往只告诉我们你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或者好人,却往往不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和有用,怎样努力?或者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吧,我们还常常听说过一句话叫相由心生,可很少听到后面一句境随心转(前一句是果,后一句是获得这个果的方法)。我相信专栏里的词语我们都知道甚至都听过无数遍,可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才对我们有用,我们却不是那么清楚?
开篇李老师明确指出什么是财富自由,想要财富自由,首先要做的是把大脑清洗干净,而要让我们听过的大道理有用,就是要有清晰准确的和正确的定义,并笃信让它成为我们内在评价系统的一个标准,再做决策时才体现它的价值。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总结我们现在生活,其实都是在通过不断创造价值和交换价值来满足生活所需的,所以在前面四篇里,李老师用了“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付费就是捡便宜”,“人生枷锁”和“活在未来”等这概念告诉来告诉我们,如何更快更有效的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交换价值时如何让利益最大化,就是出售时间之前的要牢记的三条定律,一成长才是关键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在四期文章中,也让我加强了对积累的重视(虽然听过无数遍),还解决了曾经问过自己无数遍的问题----我的价值是什么?你的价值就是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同时也把我的终点式思维变为里程碑式思维。文章强调的注意力,是我们开始一切价值积累的主要工具,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我们常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这就是我醍醐灌顶的感受。
在李老师的《和时间做朋友》的书里,就用简单的时间开销记录法来让我学会如何做到致知于行,把我学到的这些观念一点点的内化成我自身的财富。(虽然之前也看过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但是这个方法是我觉得最简单有效的。)
----补充说明:对于内化我的理解是知道,懂得,领悟,执行,然后再把执行后的总结说出来教于他人。
在过去的30年里,我都是在用一种如饥似渴的态度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来自于外界的信息,用《学会提问》书里说的概念就是海绵式的思维方式(相对的有淘金式的思维方式),海绵思维有个极度致命的缺点,就是对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提供不了任何方法。这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往往会造成更多阻碍,因为无法提取有用的信息。当我希望30岁后过上从容淡定的生活,我就需要一个坚定的内在评价系统,而这个系统需要我有淘金式的思维,我在这个专栏里看到了这种思维方式,也希望能从这个专栏里学到这样的思维方式,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