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没有人比我们自己对自己有更全面而深刻的认知。然而,唯有与他人互动时,从别人的反馈中我们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关于自己的一切,从而不断修正认知和调整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有自己的认识,认知指导行为,但当这行为牵扯到他人时,我们就要三思而后行了。我们的认识是一回事,而认识是否正确、准确又是一回事,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自我是前提,而他人的客观的有建设性的反馈是验证。
当你逐渐对自己有了清晰而较完整的认识之后,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简单而明亮,你不再纠结,不再彷徨,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会做出选择,只因为你对自己太清楚不过了。
当然,你也会发现,你永远无法完全地认识你自己,你总是会有让自己都惊讶和陌生的想法与行为,就像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样,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只是冰山一角,不过,总是比一点都不了解的要好。
认识自我是我们好好生活的第一步,所以接下来推荐的大部分书都与此有关,会按照某个逻辑顺序来排列。
家庭
我觉得自我认识的第一步就是先认识原生家庭。
1.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你为什么会是现在的你。
也可以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
2.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的内在都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我们童年时期的伤痕,它没有随着我们长大而被治愈,只是隐藏起来,每一次当我们感到受伤时被唤醒,然后我们重温一遍伤痕,但我们并不想感受悲伤,所以,我们先去治愈它吧。
3.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你不应当期盼自己的父母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而且你也应该改变。
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觉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赋智慧和感受感觉的能力,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和成长而改变或衰退。当我们年幼时,因为我们的心灵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和安慰,使得我们的内在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人,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度,就像安抚、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一旦我们的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他的喜悦、创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质就能毫无阻拦地表达出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希望。
5.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亦是家庭治疗理论的重要著作,不仅可以作为家庭治疗师、社工人员的专业用书,更是每个渴望身心和谐的人的必读书籍。
正如萨提亚本人所说:我写这本书最大的希望是帮助我们每个人获得成为和谐的人的权利和义务。
书中所展现的经验和榜样会引导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关爱自身和他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发展出力量和完满人格的基础。
6.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
如果你是父母或准父母,读读此书,可以让你此后的三十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善待你和他自己。我们所需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们的立体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不论是指导养育孩子,还是学习研究与干预的技术,本书都给我们传递了至关紧要的秘诀:爱与耐心的凝视。
7.不要用爱控制我
我们都需要掌控感,小到小朋友选的冰淇淋的口味,大到子女的结婚对象,然后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何不,让他自己去选择,而我们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领土。
8.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一本特别优秀的关于教育的书,书中只讲了一个道理,就是把孩子当作人,父母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和他对话,感受他的感受。道理浅显易懂而且书中给了很具有实践性的应对技巧和措施。
书还有其他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9.当爱遇见恐惧
爱的背面其实是恐惧。放下恐惧是一门温柔的功课,放下不是抛弃,而是留下来感受自己的情绪,就像是陪伴着心中那个害怕的小孩,听他倾诉可怕的梦魇。
10.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你将建立的家庭,比你出生的家庭更重要。
11.非暴力沟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这本书讲了一个和平沟通的方法。说出你看到和听到的事实,然后表达你的感受,接着提出你的请求。事实不会错,感受也没错,请求只是你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评价没有偏见没有情绪,当然你也不要期待结果会如你愿,但是表达出来依旧是你的权利。
亲密关系
1.爱的艺术
弗洛姆真是一位大师。每一句话都很经典。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爱的要素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成熟的爱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自爱
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
性爱
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2.爱与寂寞
总觉得克里希那穆提和弗洛姆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书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关系”。只有当心灵不再有任何形式的逃避时,我们才能与寂寞、孤独直接沟通。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热情,拥有爱。
3.亲密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对两性关系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总结。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有强调可读性。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参考,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要你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书很厚,但很有意思。
4.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
我们每个人寻找配偶的动力都是源于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归属感和重要性的需求。而每个人求偶的过程中都会假装自己有对方需求的点,双方都伪装自己,于是埋下幻灭的根源。
我们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是因为这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我们需求的点,但是永远不可能有一个集合所有优点的人。这才是合理认知。于是我们妄图改变对方。进行权力斗争来控制对方。我们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对方身上能得到慰藉走到一起,而又因为儿时受过的伤害又在对方身上重现而开始拒对方于千里之外,最后发现一切幻灭。
其实我们经由这样的亲密关系,才能通往灵魂之路,如果你沉浸在不断更换不断寻找最终完美配偶的过程中,永远无法达到认识自己灵魂的高度。
5.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关系带来热情、共鸣、亲密、分享、接纳、着迷与上瘾,也带来依赖、愤怒、嫉妒、哀伤、冷漠、厌烦和彼此的控制。
关系的发展阶段呈现浪漫期、权力争夺期、整合期、冷漠期、分离期、超越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的螺旋式生命循环。
在关系里的我们,将看到内心最深层的渴望、过去未了的创伤和长期发展的模式,这同时也是我们突破自我和深度发展最好的试练场。
6.你是在谈恋爱还是在发神经
全面剖析男女情感中“发神经”现象背后的潜意识。
但凡世上男女,大多渴望爱情,但只要是情难免会伤。伤自己,伤他人。
你遇见一个人,你觉得他很好,于是你以为那是爱了,可其实瞬间产生的爱情往往多半带有迷恋的成分;
你和一个人恋了,你觉得他必须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否则你就觉得他不够爱你;
你和一个人分手了,你觉着自己再也 遇不见那么好的他了,你说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发神经现象。
恋爱中的我们不是神,却总有神一样的恋爱观:
把对方当作神:期望对方能在你未开口之前,知道你需要是什么,并且主动满足你的需求。
把自己当作神:期望对方完全满足你,永远把你放在最优 先,把你当作TA的最爱;要求对方与自己有同样的思想,不允许对方有不同的 意见与看法。
恋爱观不正确,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这是在发神经。
发神经,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是在发什么神经,为什么发。
7.为何爱会伤人
因为我们常常看不清爱情的真相,总是与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相爱,而忽略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们所歌颂的美好爱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而已。
因为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总是把幸福寄托在找到一个正确的人,而从不反思自己的真正需要。其实,大多数的爱情悲剧,都是两个人造成的。
爱情是一个轮回,在爱情中,我们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我们在童年所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将在爱情中找回来,童年时与异性父母的关系也决定了我们与爱人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不仅要关注与爱人的关系,也要关注与孩子的关系,因为我们如何对孩子,将决定孩子的爱情结果。
8.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
卡伦·霍妮的书。
卡伦·霍妮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公认为首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
获得幸福婚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相处起来才会轻松,也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对双方构成束缚。
9.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指很多人在情感里的连结处于很浅层的状态,然后又处于不作为的状态。它的产生,一半因为彼此情感和性格问题,另一半因为疏忽和不重视。
以男性角度剖析,只有电子版。
10.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从心理学出发,资深心理咨询师以丰富的经验和柔软的内心,来一步步引导大家,让大家在亲密关系一途从坎坷到顺遂。由心理学家武志红、朱建军、李子勋、胡慎之等在内的十九位国内外著名心理咨询大师口述。
自我成长
1.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
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是一个过程,眼前的考学、择业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某一天回过头你会发现当时你觉得大过天的事如今看来是如此微不足道。
作者曾是大学教授,爱好很广而且多有建树。另有《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
2.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书中探讨的内容包括:选择一种适合个人的学习风格;通过对自己童年和青春期的回顾,找出以往的经历对现在行为的影响;迎接成年和独立生活的挑战;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应对压力;享受美好的爱情、恋爱关系、性别角色和性爱;工作和娱乐;创造性地应对寂寞和独居生活;理解和接受孤独和死亡;选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包容纷杂多变的世界;走好个人成长这路。
个人觉得适合每个人阅读。
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苦难重重。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在我们经历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后,才能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心理治疗就是让人说真话。
此外还有《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的作者并非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而是托马斯·摩尔。
不过啊,感觉就像电影的第二、三、四部,后续系列都有些鸡肋,没有第一部那么精彩,让人兴奋。
4.断舍离
感觉这本书放在这里有些突兀,有段时间很风靡啊,记不住太多内容,不过每一次整理时,犹豫是扔掉还是留下来时都会想起这本书,人生需要轻装上阵,该舍弃的就不要留了。
5.身体知道答案
武志红的书,14年看的了,看完这本书,与自己的身体更加亲密了,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静下来去感受到底是哪里不舒服,然后温柔地去安抚和摩挲,有效果。
6.轻疗愈
情绪释放疗法,简单地几个步骤,有段时间心很乱,身体感受也不良,余老师推荐的书,那段时间有看视频实践过。过了好久,都快忘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下。
你会发现,很多事情至今我们不知道所谓科学依据,也许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并不是不科学。可以怀疑,但也可以带着怀疑去尝试,只有试了才知道。
7.简快身心积极疗法
李中莹的书,讲NLP
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技术性,二是操作性,三是实用性。书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以及运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解决途径。
很有实用价值,书中的一些理念更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基石:
改变来访者内心世界对人事物的认识,就会带来认知的不同,所有效果都来自于来访者心理状态的改变;
下一代要比上一代更有资格、更有力量地把生命传承下去,心理辅导就是要把人的力量找出来;
要让来访者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状态更好,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人生实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给来访者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拿走他的选择。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的英文缩写。在香港,也有意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的。NLP被解释为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
看这套书我记住了如何增加自己的价值感,自尊感,要保持诚实,要说到做到,然后就会越来越有价值感,越来越自信。
8.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你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女性的自我成长
1.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就觉得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我不太喜欢听别人说:“做你自己就好。”
对我这样一个浑身都是bug的人,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重要,搞清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成长不代表放弃理想。很年轻的时候,一直坚持要自己走到目的地。现在觉得,缩成一团,滚过去也行。
生命的意义就是对自己、对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不停地问出问题,然后再一一解答。当然,会有很多问题,我到死都答不上来。这也正是人生的奇妙与有趣之处。值得庆幸的是,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故事里,我总能邂逅一些答案。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关于爱情。
2.古董衣情缘
3.美好古董衣店
4.画中情缘
5.谢你不娶之恩—离开你真是太好了
这几本书都是女性作者写的,都是国外的书,读起来蛮有意思的,虽然都是爱情小说,但是都渗透着一个主题,女性的成长和崛起。
其实大部分突然决定要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人都是因为太痛苦了所以想找答案找解药。而我是跌跌撞撞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这条路上,以前所谓的那些痛苦都快忘却了,无论是窒息还是放空,也许连死的心都有了,现在已经是不太能理解和感受到,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抑或是真的成长了。
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好像男性更迟钝一些,也许是因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所影响的。
看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细节,实栗(女主)是心理学研究生,会经常地分析他人,尤其是自尊情感(self-esteem)较低的平匡(男主),然而平匡很讨厌女主分析。女主以前的男朋友也很排斥,明明是怀着好意为对方分析利弊却被不领情而造成女主一直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被人反感。但是女主去风见凉太(男二)家,风见就觉得女主分析这些特别有意思。风见是一个自尊情感较高的人,长得高大帅气,待人温柔,经常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注意到这个是因为我就是一个经常会自我分析和分析他人的人,以前别人说是“职业病”,我不觉得这是病,我觉得从分析的过程中我可以更理解自己和他人,这让我受益,更何况我不是怀着要看透别人以利用和控制。人们害怕被知道真相,因为真相让他觉得形象会受损。
6.别问我是谁
7.偷影子的人
8.小妇人
9.霍乱时期的爱情
10.有一种爱情叫兄弟
至今依旧喜欢十八。
11.星期三的信
12.夏洛的网
13.走吧,张小砚
喜欢这个有个性的女生,张小砚台。
14.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15.让心自由:托尔特克智者的是个约定
绝版了,不再印刷,只能看电子版了。
````、、、⋯⋯
很多书,看了,可能也忘了,很少再会去翻第二遍,但总觉得会留下点什么吧。
有时候看不懂,看不下去,过段时间,又发现看懂了。
看各个领域的书,扩大自己的视角,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思维。
别只看书名就决定书的内容。
不过我倒是经常因为书的封面深得我心而收入囊中。
生命短暂,想看什么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