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校长曾说到:“改变一个教师的课堂,首先要改变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课堂是一面镜子”,所能投射出的,不仅仅是教师对知识、教材的理解,对孩子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期许,还能投射出教师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
“课堂是一面镜子”,在没有干扰的常态课堂上,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一样,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个真实的自己或许是自己对生活最最真实的态度与方式,或许是自己对学生最真切的期望所折射出的真实观点,还可能是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追求与执着。孩子们对着这面镜子看到的不仅仅只是老师,还有他自己,认识老师认清自己,才更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课堂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所有“妖魔鬼怪”,也能照出所有“人间美好”,作为教师,只有对学情有了精准的分析,才更有利于自己达成教学目标。
然而,“课堂也不是一面镜子”,在照出孩子们七七八八的同时,也不能确保就是如它所反映的情况,有可能需要时间也有可能看到的不是事物原本的一面,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以点概全。
“课堂也不是一面镜子”,对教师来说,可能在常态课是的状态更接近于最真实的自己。然而公开课、赛课等,基本都是展示的相对完美的自己,课堂只能作为对老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反应,而不能是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
课堂的双面性甚或多面性,所能给予孩子们的是教师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他们能找到认同,找到方向;所能给予教师的是对于孩子们的认识应该也是多面性的,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偏不片面也不定性,把孩子的未来交给时间交给发现的眼睛,点滴汇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