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是讲的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大四岁没有一技之长的哥哥为了担负起弟弟上学、生活的责任,一时误入歧途(入室抢劫杀人)导致自己坐牢,弟弟更是受到了哥哥这件事情的牵连,从此开始了处处被人歧视的成长之路。
弟弟直贵因为哥哥的事情只能放弃高考出去打工,同样因为这件事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在一处挣钱不多的废品回收公司工作。从此自己一个人谨慎、迷茫、孤独的生活着。
事情的转机是在同住的舍友离开后留给了他一些函授参考书以及申请表,在他的内心萌生出了一丝希望。
他顺利的开始了函授课程,又因此结识了喜爱音乐的伙伴,而初试音乐的他因嗓音的独特被邀请加入了伙伴们的乐团。
目前来看,他的人生好像已经处于上升期了…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是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后来也是因为某些事情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自学了大专和本科。但是很显然,我没有直贵这么努力。
直贵的孤独与初见希望时的喜悦,我也能够理解一部分,在我打工的时候由于离家很远,在宿舍的夜晚关灯后,常常自己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那时才17周岁)。后来,自己开始上成人大专,突然间觉得好充实,终于有机会接触大学生活了,那时候即使很傻却很幸福!
但是,很显然,直贵不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哥哥一直不间断的从监狱给弟弟寄出信件,由于这个信件的存在造成了直贵一次次被歧视,各种人生中的机会被毁掉。
其中,平野社长关于歧视的解说比较独特:犯罪者及其亲属要做好被歧视的思想准备,为了显示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存在歧视。意思就是犯罪者及家属受到歧视是应该的?
虽然哥哥是为了直贵坐了牢,但是直贵也因为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音乐梦想、爱情、工作)直贵开始恨哥哥,甚至想和哥哥断绝关系。ps:这种情况换作我的话,估计我也会恨哥哥吧!
但是,哥哥那边也是不容易,想想他也是为了弟弟才做出犯罪的事情。而社会上对他们是没有多大的包容性的,所以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两难的情况。
这本书从头到尾以一封封信把故事情节串起,因为哥哥杀人的事情存在,让直贵尝遍了被歧视的滋味,这倒罢了。不能忍受的是直贵的妻女竟也遭受同他一样的歧视,这把他逼到了极限。
想一下我们身边,歧视太普遍了!地铁里碰到农民工,会自动退避三舍,以免难闻的气味钻进鼻孔—对底层人士的歧视;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男生总是比女生更顺利地得到合适的工作—对性别的歧视……
歧视能消失吗?我不这么认为。就像书里说到: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
书里的平野社长也说,因为你是罪犯的亲属,你们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这样才能凸显犯罪的事实……
换成我,我可能也没办法对一个杀人犯或他的直系亲属保持平等心,要杜绝这种事情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社会大环境的调整更为有效吧!
我不喜欢这种歧视的存在,但是歧视这件事情好像就是人性的黑暗面,有点摆脱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