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付费就是捡便宜
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和合作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我认为社会分工也造就了巨大的个人价值差异。
你在市场上获得的收益,由你的技能和分工决定。一个码头工人和华尔街一位基金经理他们的技术复杂性和专业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码头工人工作简单,只要是有力气就能做,但基金经理则要掌握大量的金融、法律、财务和其他行业的知识,短时间很难深入了解任何一门知识,因而进入投行的门槛也就让一般人望而却步。
从这个比较可以得出三个启示:
1、分工不同,单位时间的价值不同;
2、知识密集且技能稀缺的工作者的时间价值更大,因而,他们购买别人的时间更划算;
3、尚未达到这一程度的个体,付费省出更多的时间精进专业技能,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最终成为知识密集型工作者。
先来看一个有趣的价值排序不等式:注意力>时间>金钱。
你会不会有一个感受,每天都觉得很忙碌,但是一整天干不了几件事。原因是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集中起来有所产出的注意力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经常被一些小事打断。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本质上讲,每天的时间都在流失,是我们无法管理的和控制的,只能试着和它做朋友。只有注意力才是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其实是公平的,注意力确实是我们能够做主的,除非我们选择放弃。
“你的时间之所以卖得出去,是因为别人觉得买你的时间是在捡便宜”。老板自己干这些事情,他觉得时间成本太大,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老板花钱买了你的时间。把你置身于老板的位置,是否也有很多事情你可以购买别人的时间来节省出自己的时间?
哪些事能付费省时间?
生活娱乐上,朋友前段时间跟我说,在腾讯视频搜索《垫底辣妹》,发现VIP才能收看,购买VIP要25元每个月。跑到网上找免费资源,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无果。为了省钱捡便宜,结果浪费了看电影的大好时光,原本希望放松的心情也被消磨殆尽,是因为没有价值排序的概念。以前,我也是这样的人,当我明白“付费就是捡便宜”之后,行动发生细微的变化,为了更加快捷享受到高评分的电影,会购买了爱奇艺的会员。
工作上,PPT大概最常用的办公软件了,但是能够做得好却是寥寥无几,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都让人堪忧。我见过最夸张的是一位同事为了做一个演讲PPT整整用了3天的时间,其他工作基本上都搁置了,而最后呈现的结果实在不敢恭维。为了避免类似的困扰,我付费学习了许岑和秋叶的PPT课程,虽然不敢说,PPT做的多好,但至少在几小时内拿出一份落落大方的成果。
学习上,为了避免走弯路,学到学习的底层方法,掌握核心技巧,我付费购买了《伯凡日知录》、《spenser新媒体写作课》和《超级个体》课程。我深刻认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性,三个学习分别是动词、名词和动词,意思是先学会学习的方法,再开始学习。
可惜,很多人在学校被教育了10几年,结果依然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学习已经变成在公众号上看到好内容,立马点击收藏、保存到印象笔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吴伯凡老师在日知录说过学习是“学”和“习”构成,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学的意思是效法、专研知识;习则是习得,不断练习内化。
检验学习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想到——学到——做到”。关于学到、做到,不得不提到“刻意练习(delirerate practice)”的训练方法,很多领域的高手、天才获得成就离不开刻意练习,万维刚老师总结四点核心要点,供我们借鉴。
1、只有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时,随时能够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互联网免费分享好东西的时代,即将结束。
信息爆炸的今天,不是信息不够,恰恰是信息过多,但要找到能有效的知识(有效组织、并能够指导我们行动的信息)难度却增加N倍。因此,我相信互联网上好内容一定是有价值的,付费购买优质的产品、知识是大势所趋。
打开这些APP——得到、喜马拉雅、知乎live,不难发现最优质的大脑正在以低廉的价格(每年199元一个栏目,每周更新五篇文章)为用户提供最前沿、最有深度的思考,虽然一下子无法达不到大咖的思考维度,但至少比那些习惯在互联网垃圾堆里寻找干货的人省出了不少时间和注意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考虑更深。
比如,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的一位学生,仅仅利用了课程上的“价格锚定”、“心理账户”等一周的课程,就让她的服装代购生意销售额翻了几番,半年时间收入50万元,如果不知道这些概念,在商业世界的战场上,如同拿着长矛的土著人与美国特种兵战斗,永远都发现不了自己是怎么死的,因为你不懂什么是武器。
付费能帮我们剩下时间,更快的找到领域内最顶级的知识;付费能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修炼技能、产出作品;付费还能帮助提升个人的商业模式。
省下来注意力放在那里?
如果你把每天做公交车通勤换成了打的,但省下来的时间却是在出租车上刷朋友圈、刷微博,对不起,这不叫付费捡便宜,这叫付费来浪费时间。
付费省下来的注意力应该投入到自身积累和成长上。积累、成长看上去很虚,举个例子,个人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把单位时间卖出去获得收入;二是把同一份时间销售出很多份。刚步入工作时,很难实现第二种商业模式,因此想尽办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有的人选择在职读个研究生,让自己提高售价;有的人不断精进专业能力,把工作做到极致来提高售价;有的人通过考证提升职称,来提高售价,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本质来看,还是有瓶颈,每小时的收入一定有上限,比如最牛逼的企业咨询师,每小时的咨询费比如是2000元,而且咨询前需要很时间的准备,算下来咨询顾问的收入很难有大突破。
虽然,很难一开始就用第二种商业模式去出售时间,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 “很难并不代表不能,一开始不能不代表将来不能”。对于未来有清楚思考的我们,现在每一步的积累都是为了接近自己设想的未来——把同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
都说了那是未来才有的能力,那么现在应该做什么事情,来保证这个未来真实地到来?
要把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就要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产品是什么?一本书、一张唱片、一部动漫、一个软件的教程等?这类极度依赖创意的内容,都属于“成本极为低廉”(脑力劳动)、“受众极为广泛”(销售量可能很大)的东西。
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叫金马的战友(笑来粉之间的称呼)对区块链和虚拟货币有较深入的研究,又随着半年多虚拟币价格的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金马做出了一款付费产品“金马带你定投区块链”,推出7天订阅户就超过了1000人,平均每人付费300元,收入超过30万。
金马之所以能做出爆款产品,是基于他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思考。
一开始就要想明白,产品思维里最重要的是什么?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一张彻底蒙蔽你双眼的窗户纸:
刚需。
定位清楚要做的产品,最好是寻找一群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把这件事做下去。
最后,请记得善待刚开始笨拙的自己,只要你开始行动,一定会遇到问题,而这真是你扎实基础的必经之路
能看到这里一定是真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