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书城逛了逛,无意在畅销书榜上看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
是在一次偶然中认识它的,在简书上看白桦小哥哥的文时,在文末就有一行蓝色小字“查令十字街84号”。当初只是觉得好奇就随手点了进去,没想到书中黄金屋的门就这样被我撬开。
《查令十字街84号》是美国作家海莲·汉芙所著,中国陈建铭所译。
刚将书拆封时,因为我买的是精装版,蓝色的封面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旧伦敦的复古气息,蓝底金字,神秘感逼近,让我不禁联想到了J.K罗琳笔下的曾存在于大英土地的霍格沃兹学校,这同样的,让人无法抗拒地想窥看其中的秘密。
也许有人会纳闷,明明是美国作家所写的书,为什么我会说这有伦敦的味道?
且听我娓娓道来。
生活在美国纽约的海莲苦于寻不到满意的绝版书,偶然一次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中发现远在英国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有令她满意的书籍,通过一次次与书店长弗兰克·德尔的书信购买书籍,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远跨大洋彼岸,两人从未见面。
这本小书记录的就是海莲与弗兰克的书信内容。
书信,书信,一词拆开,就变成了书中的信,这也正是本书的特点。
本书记录的为从1949年到1969年20年的书信往来。
有点小脾气但又善良的汉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大概就跟百老汇街上的叫化子一样“时髦”。
有着英国绅士风度但有点拘谨的弗兰克·德尔,永远认为本人比照片好看。
最初两人恭敬礼貌的互称“小姐”“先生”慢慢变成弗兰克式的“亲爱的汉芙小姐”,海莲式的“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嘛?”。原本仅有几句简单寒暄的信纸被海莲装满牛舌肉类的包裹替代,在那当时二战刚结束的千疮百孔的英国,肉对他们来说已是奢侈品······
跨国书信不仅局限于两人之间,而是牵动着在美一人和在英的一整家书店。他们素昧相识,但在书信的字眼间,却像多年的老友,无需说太多,我知道你懂我。
写信,给他选张漂亮的信纸,一遍遍温柔地贴上邮票,小心翼翼地投入邮筒,虽已三十出头,但仍像个初恋的少女,在大洋彼岸另一头焦急等待,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翻找邮箱,是否出现那熟悉的字迹。
漫长的等待是痛苦又甜蜜,久未收到回信,担心他是否会发生意外,久未收到回信,在海的另一头想象着他会说的暖心话语。
“等待”这个调味盒,酸甜苦辣尽收其中,等待将时间细细打磨,最后回想起来,原来这才是我们想念对方所花的最长时间,嚼起来,都是甜的。
生活如戏剧般,你在台上演着,我在台下看着,仅是一个台阶的距离,但对我们来说却可望不可即。
海莲的朋友接三连二的去了英国,但她却因为一次次意外被命运拒之门外,你我之间仅相隔一海,但谁又肯借我只船?都说爱你深情似海,只是这海也有无情一面。
海莲仅靠着朋友们星点的描述来拼凑出书店的模样: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极眼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径放光芒······
但等到能亲自一睹这书店时,等待她的却是噩耗。
我来见你了。但你却没等我。
本以为他们之间会发生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我错了,至上的爱升华成了深厚的友谊。是的,虽然我们之间不能相爱,不能相见,但你仍是我心中最敏感的地方,我只想把它永远藏起,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自己咽下,笑着流泪。
没有关系,因为未曾相见,所以你的脸只能由我来描摹,只有我知道。
为什么这本书会有伦敦的味道?我想,也许是为了怀念弗兰克的存在吧,即使他在天堂看到这本书,也应该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作者上写的是美国,封面上感受到的是英国,这次,他们终于相遇了。
虽然我未曾去过英国,但如果恰在英国的你,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们献上一吻,我们都亏欠她良多。
1969年,弗兰克·德尔去世。
1997年,海莲·汉芙去世,终身未嫁。
仅此致从未相见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