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我的生日,离所谓的三十而立之年又靠近了一步。
害怕又充满了期待,怕的是这辈子我是不是就这样了,整天背负着巨大压力,按时打卡上班,无休止的加班,重复的工作干20多年,直至退休也就拿着勉强糊口的死工资。
看到办公室年长我20岁的同事,如果我就这么一直混下去,他们的现在就是我的未来。
不,这不是我要的一生!
我不要在三十多岁时,在格子间里无聊地混日子。今天扒下单位某个年轻人谈朋友了,明天吐槽下谁走关系升了职,感叹自己没钱没人脉,给单位卖命一辈子,到头来全身是病,整天不是为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盘算,就是为老人的看病住院费发愁,拿着几年没增一分钱的死工资精打细算过日子。
我是穷着长大的,害怕继续穷下去。
2
上大学之前,我对“知识改变命运”深信不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因为成绩好可以让我忘却自己的贫穷。
当时母亲在外打工,父亲卧病在家,姐姐读野鸡大学光一年学费就是上万,这在十年前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寄宿学校,那时手机是稀有物品,打电话都要跑到学校对面的电话亭排队等候,按分钟计费,记忆里好像是一分钟两毛钱。为了省钱吃饭,我一般隔一个月给母亲打一次电话,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每次聊天内容也就是“吃饭了没,你爸身体好不好,学校食堂伙食怎么样,还有钱用不......”
对于那时还未成年的我,不能挣钱减轻父母负担,认为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报恩。
那些年,我也算争气,初中和高中就读县里重点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一般保持全校前十名,最差的时候也就二十名左右。
那时家里虽穷,但我并没有太深的感受。
学习成绩好,学校减免了我的学费,还每个月定期发一笔生活费,家里几乎不用掏钱供我读书。精神方面,身边1/3的同学和我一样出生农村,而家世背景好的同学成绩又不如我。当时的我很受老师的关注,同学们的钦慕,这种成就感淹没了我的穷。
那时的我,与“感谢贫穷”的高考状元王心仪存在共鸣: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3
高考发挥有些失利,我没有考上原定的十大名校目标,没有像高考状元王心怡那样“光宗耀祖”,只是进了一所普通的211高校。
进入大学,我对穷有了新的体会。
我就读的大学在一个二线省会城市,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省会城市,而我来自一个全班同学从未听说的十八线小县城。同一所大学,大家的学习水平差不多,但来自大城市同学的综合素质还是要远高于我这个农村大学生。
在学校举办的新生英语杯大赛上,当看到其他同学在台上用全英文自如演讲,那种气场让我这个哑巴英语学生由衷地钦慕。
此外,身边同学的消费水平让我咋舌:随便一件衣服或者包包就是上千,而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600元。
不过,在物质消费方面,我倒没有抱怨自怜;但在学习方面,那时的我真得很羡慕他们。因为学习也是要花钱的。
比如,那时的我很喜欢英语,想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梦幻以后可以去世界各国尤其欧洲旅行。而我本专业不是英语,自学找不到出路。当时学校附近有个英语培训机构,课余坚持学习三期两年版课程的学生基本上能全英文自如交流。我当时咬牙把自己每周末和暑假兼职挣来的五千多块交了第一期学费,学了三个月进步很大。
可一期学习结束后继续第二期学习时,面对八千的学费我忍痛放弃了。因为家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让我“折腾”。但有钱的同学,可以无忧无虑学到最后课程,“顺利”考雅思托福,然后出国深造。这也是当今时代“寒门难出贵子”背后的一个直接因素,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享有的学习资源丰富太多,通往成功的道路也更为平坦顺畅。
大学四年,家里依然没有为我操心过。学费靠奖学金,生活费靠自己周末和暑假兼职积攒,周末一般早出晚归,晚上经常在近2小时路程的公交上打瞌睡,睡到终点就到了校门口。那时虽然不能像其他同学周末睡到自然醒,逛街购物享美食,但靠自己去拼一个未来,那种自我价值感超燃。
4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回老家县城工作,当时身边的朋友都表示不解,很替我惋惜,他们劝我:好不容易从小镇出来,回去就再难出来了!
在困难VS舒适两者间,我妥协了,选择了眼前看上去的稳定和舒适!
我回到十八线老家进了一家别人看上去高大上的国企!
工作的第一年,委屈和新奇填满了我的生活,后悔不该回来,不该放弃读研的机会,尤其是受到委屈后,脑海闪现一种说走就走的冲动!
可是,当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到前辈们的赞赏,善良可爱的客户对我微笑回应时,我又觉得特有成就感,所有的不快,委屈,辛苦都被自我消解。
或许正是这种低廉的自我感动,将自己五年的青春麻痹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技能没有长进,工资没有盼头,未来没有曙光。
一度彻夜的辗转失眠,让我深陷恐惧。
我,从那个自信少年,反转为失落青年,
但,我拒绝成为颓丧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