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前回顾-网络行为的心理特征
1跨越性 空间
2便利性
3匿名性-个体在网络空间里可以隐匿自己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和身份信息、外貌特征甚至人格倾向
4去抑制性 disinhibiting effect
5非同步性-时间
6展示性
使用facebook让你更孤独(网络是否缓解孤独感----与网络工具的使用时间、使用阶段有关),还是你因为孤独使你使用facebook(孤独是人类的天性)
第一次使用QQ的感受:省钱、兴奋 现在使用QQ就认为是个工具
7可追溯性archival and retrievable,指的是上载到互联网上的内容通常会永久存在,并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易地找到(viegas, 2005)
越看facebook的婚姻状态越舍不得,越看越能放下 这样两种结果选择的理由是什么,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研究结果:看前任状态越多的人越难以从前一个恋人中走出来。
搜索引擎从信息检索变为服务检索,个性化检索,这样的弊端有很多,比如信息泄露、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视角单一。
人大历史学院一位学生对前辈的指责导致导师断绝师生关系。
网络信息不可控
## 本节课内容是基本问题-代替还是补偿?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另外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的延伸。
媒体使用时间替代time displacement假说,媒体效应模型(putnam, 1996, 2000) media effect model
(Nie & Hillygus, 2002) Isolating Technology ( Nie & Erbring, 2000)
R. E. Karut et al.,
(McKenna and Bargh, 1998, 2000)
网络使用和陪伴现有朋友的时间(R.Kraut et al., 2000)
如何理解二者之争?取决于网络使用内容与现实的联系(Valkenburg& Peter, 2007a)
第二和个体的网络使用目的也有关
第三与个体特征也有一定的关系(Kraut et al., 2002)
共同建构理论(Subrahmanyam, Smahel, & Greenfield, 2006; Wright &Li,2011)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在心理学相互联系和一致的
个体特征视角、网络情境视角、交互作用视角
社会性和心理学根源上的需要 (Kart, Blumler & Gurevitch, 1974)
四种类型效应: 心理转换效应,人际关系效应(老友记,真人秀),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也叫网络聊天室模型,印象管理模型Becker & Stamp, 2005。三种动机,四种互动策略,两个期望。
the self-concept fragmentation hypothesis自我概念碎片假说,the self-concept unity hypothesis 参考文献Valkenburg & Peter, 2008; Valkenburg & Peter, 2011)
Duval & Wicklund, 1972
公我public self-awareness和私我private self-awareness 参考文献(Carver & Scheier, 1987)
第二类:网络情境视角
媒体补偿视角Hantula, Kock, D`Arcy, & DeRosa, 2011
进化论Evolutionary cyber-psychology, Piazza & Bering, 2009
进化论的第一点:配偶寻求与性竞争。进化论的第二点:亲子教养与血缘关系 (教养行为的性别差异;高消费的通话发生在亲属之间)
技术接受模型,Tam, Davis, 1989
Per
表现期望、
生态系统技术子系统Johnson & Puplampu, 2008
网络成瘾Young2000
socio-cognitive Riva & Galimberti, 1997
沟通
Spitzberg, 1989,2000
结构共建
信息特征、人际特征、个体特征、媒体特征
theory of vivid media violence
短期影响有注意、临场感、情绪反应、精细化认知
理论作用:常规的作用就是论文中的引用;思路,形成研究素养;提出自己的模型
视角的选择,可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