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可可西里,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座落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上,被公认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的这四年时间里,我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有机会看到了太多梦中的景象,在整理过去四年间不计其数的照片时,我愿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和自然、水源、土地、生态有关的朴实情感。
提到可可西里,很多人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2004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剧情片《可可西里》,影片中讲述的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震撼了无数人。
这是一部被称为信仰和生命的电影。那片被枪声打破平静的美丽寂寥的土地让无数观影者揪心,不法分子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巡山队淳朴的阳刚之气,被无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则以及真实到令人窒息的画面都让无数人难以忘怀。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对这片净土望而生畏。
可可西里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
这里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全世界约40%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栖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给出了数据:可可西里有74种脊椎动物,不仅有藏羚羊,还是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的乐园。
2015年7月,正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草原格桑花开得最美的季节,虽然不是在可可西里,但我也有幸目睹了这片美丽的草原绿洲。
这片被巍巍唐古拉、茫茫昆仑山孕育的土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之源、名山至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
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灿若云霞,碧蓝的天空和辽阔的风中到处是彩色的经幡和如火般的风马,斑斓的写满经文和虔诚心愿的玛尼石堆,悠扬的情歌,说唱的格萨尔王传,气氛热烈的康巴舞蹈。
这里是真正的高原秘境,最圣洁的天空,最淳朴的情感。
这里有马蹄眷恋的草原,这里是藏羚羊恬静安详的家园,这里有放飞牧歌的账房,这里有格桑花怒放的万里羌塘,这里的雪山之巅常年不化,这里是黑颈鹤的故乡。
我们可以在这里把心洗净,把灵魂唤醒,将痛苦欢乐都尽情抛洒。
有人曾说,“男不入川,女不进藏”,用来夸赞藏族男人的帅气,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大概是惊心动魄的地貌造就了高大豪放的康巴汉子,他们大多面容坚硬、五官挺拔、眼神犀利,形容动作又桀骜不驯,大口喝青稞酒、酥油茶,大口吃牦牛肉。他们都崇拜格萨尔王,相传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旷世英雄。
帅气的康巴汉子,额头上写满祖先的故事,胸膛是野心和爱的草原,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
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有个统称叫卓玛,她们不需要过分呵护却常年灿烂美丽,歌喉里容纳着百川的清澈,眼神里包含着日月的精华,她们是草原的精灵,草原的骄傲,草原的依赖。
花一样的名字,花一样的笑容,把歌声献给雪山,把美丽献给草原。如果你到过这美丽的净土,你一定会爱上这美丽的姑娘。
虔诚的藏族朋友都是会磕长头的信徒,他们全身伏地,朝神拜佛,一步一磕头,即使伸长了身体仍然是佝偻着丈量大地。
他们的手和脸是脏的,但心灵是最干净的。
信仰坚定、孝敬父母、信守诺言、敬畏自然、忠诚友谊、善待动物、乐于助人,这就是我认识的藏民族。
如果你在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感到焦虑与不安,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可以给心灵放假的神奇圣洁之地,欢迎你走进高原。
在离天堂和太阳最近的地方,一定会让你找回一个脱胎换骨消尘去俗的自己。
写文不易,你若喜欢,就留个❤️吧。感谢你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