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触点”设计出发
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在App或者Web项目中,作为主要触点的视觉设计需要关注哪些核心问题?如何用服务设计思考在可视化的角度提供有效的输出?归根结底,则是当考虑“无形”规则的时候,如何在“有形”中表达和起作用。
我有一些讨巧的做大,在特定的时机从其他领域中来寻找参照物,然后把自己的目标置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用以检验,也可以借助已有知识系统的积累来单独检验某个假设,更进一步是利用成熟系统的运行机制来实证,从而获取所需。从服务设计的思考维度出发,我罗列了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中,服务设计所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2.当明确利益干系人(组织内外)后,服务设计面向不同的干系人的触点有哪些?
3.以UI(用户界面)为例,服务设计影响了什么?
4.还是UI为关注点,“所见即所得”的背后含义是什么?见什么?得什么?
上述4个问题,是我近期在思考一个新发起项目的时候所考虑到的内容,看似零散而实际上有一定递进的关系,首先从一个需要输出落地设计成果的项目来说,用服务设计工具来进行问题的基础研究,包含为项目和服务输出基本的顾客体系、服务体系、服务的流程设计、服务所需的前后台设计等等,而回归基本思考则是我在这个项目中用怎样的设计工具,如何选择对应的工具来检验我的设计是有效和可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按如下的进程进行:
商业模式(草)->服务蓝图(草)->用户旅程地图(假定)->检验、原型求证->商业模式确定->优化原型/服务->输出产品/服务
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提及工程化的部分,包括对系统技术的搭建以及具体的设计,我在这里将系统搭建和详细设计作当成基础设施使用,每一个过程中都需要产品团队、技术团队、运营团队的介入,从而支撑起完整的商业模式。和每个人画画的习惯不尽相同是一个道理,有的人习惯先画结构,会在描绘之前打上比例,画上辅助线,而有些人直接从细节开始画,例如从眼睛画起,然后逐步添加上眉毛、鼻子、头发等,我在做类似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对应的习惯,例如,在某个软件项目上,检验完服务蓝图后,我可能是从UI入手,将UI作为主要的“触点”进行设计,考察“后台”和“触点”设计之间的关联,关注“触点”被感知的程度,从纯视觉输出的角度收集目标用户/客户的反馈。
上面是来自尼尔森.诺曼的服务设计101课程说明中的插图,用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服务设计的前后台关系:
虽然观众从未见过,但后台在塑造观众体验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比在餐厅中,后厨所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你桌面的有什么菜。---摘自Service design 101 by nngroup.com
所以我在一些项目中会从舞台表现开始设计,反过来决定后台需要怎样的支撑,正如同舞台剧一般,随着前台场景的变化,后台的支撑服务也同样产生变化,而“设计”在这个“舞台”上要决定的就不只是“舞台”而已。
之所以服务设计可以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得益于服务设计思想自从一开始就是跨界、跨学科的,所以我可以用企业形象系统(CIS)来解释一些问题,在经典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MI、BI、VI构成了完整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属于企业CI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CIS体系中属于根基,是整个品牌/企业整个系统识别的原动力,影响面包含组织的活动组织方式、制度、教育培训体系等,表现的是组织存在的价值、决定具体的经验方式、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BI(Behavior Identity)则是“企业行为识别”。假设把BI作为CIS的“思想”的话,那么BI就是“行为指令”,提供对内的组织行为、管理、研发等行为的规范,对外通过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公益活动等等来表达企业理念的行为规范,以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识别;而VI(Visual Identity)则是最接近UI的内容,作为“企业视觉识别”,作为企业CI视觉化的传达媒介,为用户/客户/顾客提供最直接的表现。是可视的、外在的,是MI的外在表现,通过视觉传达企业的基本理念。
如果CIS=MI+BI+VI,那么一个可用的APP=UI+UX+(技术+运营+....).
P.S:接下来可能会去写服务设计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是什么,通过一阵子的梳理和输出,对自己说可以开始用实践作为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