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向往厦门,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鼓浪屿名声在外的文艺风情,要么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的厦门大学。而我来厦门,除了鼓浪屿和厦门大学,更想去的,其实是南普陀寺。
我的外公外婆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家里常年供奉着一尊小小的观音像。在外婆家,屋里总是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味,耳畔不时会听到念佛机唱诵佛号的呢喃声。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我对佛教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再加上大学毕业后我曾在南方某座有名的寺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对大大小小的寺院都有种亲切感,对那些被供奉在高台上的一尊尊佛像也如同家人般熟悉。所以,这一趟厦门出行,南普陀寺是很重要的一站。
海滨城市的夏天紫外线十分强烈,这天也不例外。到达南普陀寺山门前恰好是正午,头顶烈日炎炎,身侧人群来去匆匆,山门前一片喧嚣。
南普陀寺是厦门的著名景点之一,始建于唐朝末年,历史上也曾毁于战火,后于康熙年间得以重建。由于南普陀寺主要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故被称为“南普陀寺”。
在中国,大型佛寺多依山而建,南普陀寺也不例外。整座寺庙坐北朝南,依山面海,呈中轴线布局,自山门进入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逐级往上,层层递增。两旁则以中间的主殿为中心,依次分布钟鼓楼、客堂、禅堂等建筑。整座寺院气势宏伟,殿堂之间俯仰相从,错落有序。寺内遍植古树,远远望去,各个殿堂被绿树环绕,隐隐透露出别具特色的檐牙飞角。
从山门左侧进入普陀寺后,我们一边跟随人流往上攀爬,一边向先生简单地介绍寺院的相关知识,从天王殿的四大天王、弥勒佛说到韦陀菩萨手里的降魔杵,从大雄宝殿正中的三尊佛像说到“晨钟暮鼓”的来源……他第一次进入大型佛寺,对一切都感到好奇,每个殿堂都很认真地跑去参观。而我就负责看着已在婴儿车里熟睡的小朋友,懵懂无知的他肯定不知道此刻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吧。
南普陀寺香火真是旺盛啊,每天都有很多人不远万里来此朝拜观世音菩萨。这些人带着沉甸甸的愿望而来,在菩萨面前虔诚跪拜,供奉上心花一束,再细细密密地许下心愿,又带着对未来的祈盼满足地离开。无论他们是否信仰佛教或者读过多少佛经懂得多少佛理,至少在佛前跪下礼拜的那一刻,我相信他们的心是虔诚的,许下的愿望也是真切的。
几年前,我在寺院常居时,友人前来探望,跟我说,觉得寺庙甚至比外面更为喧嚣。看到僧人用的电子产品都很先进,他更是有些忿忿。我告诉他,尽管寺庙是修行的道场,但那也不是绝对的净土,只不过相比庙门外的社会还是要清净一些,毕竟没有太多赤裸裸的交易;而那些修行的僧人,他们能够舍弃尘世的种种享乐遁入空门以求得大智慧大解脱,这种勇气已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值得我们尊重,至于他们所用种种身外物,皆是有情大众的供养,无需介意。
如今,走过的寺院多了,我对这类现象更是处之泰然。《六祖坛经》里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任何时候任何处境,都要守住自己的一颗纯真本心,方能不迷失自我。都说“红尘炼心”,修行不一定非要跑到深山老林,当下的每一刻,都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