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罗亭》时,晚来的一场雪已将岛城装点成冰清玉洁的世界。主人公罗亭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命运流浪与漂泊的哀叹,一种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愤。人在理想和现实的挣扎中,是否还会以一种骄傲的蔑视而倒下,向这个世界宣示:当死亡来临时,一切,终会和解。
我读到的《罗亭》,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的《罗亭 贵族之家》。这个版本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就象一件艺术品孤独地摆放在台上,不加任何注释,让人感到一些凄凉和孤独。搜索百度,在书的空白页抄下了《罗亭》的故事梗概。
梗概说罗亭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诸多追求,但一事无成”,但我读完后,从头到尾也没觉得罗亭是一个无用的人和多余的人。相反,我却以为罗亭是一位内心有爱、极端守责、勇于实践的强者。罗亭不是“多余的人”,他是屠格涅夫塑造的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的人,他有19世纪40年代先进贵族知识分子的性格的全部优点和弱点。
罗亭成熟外放,聪明深邃。他对自己屈服,对别人负责。罗亭有生活信念,有生活目标。他出身破落贵族家庭,一贫如洗,身无积蓄。早年依靠朋友资助,读过大学,受过教育。学生时代,罗亭参加过进步社会团体,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渴望真理和自由,憧憬未来的理想。他是一个演说家,对社会问题深有见地。罗亭和鄙视他的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内容涉及商业、农业、信念、知识、真理、文化、科学,无所不谈。他不断从哲学中汲取营养,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有教养的学者。尽管生活中充满坎坷和失败,直到生命的尽头,罗亭一直在坚持,并且坚定不移。他说:“我不满足于指定给我的行动范围,我要求根本的改革”。
罗亭内心极度痛苦。刚出场时,屠格涅夫这样形容罗亭:“一位年约三十五岁的男子进来了,他身材很高,背有点驼,头发卷曲,皮色微黑,有一张不甚匀称但富有表情的聪明的脸,一双水汪汪的生动活泼的深蓝眼睛,阔而直的鼻子和线条美丽的嘴唇”,并特别指出:“罗亭的尖细的声音跟他那高大的身材和广阔的胸部似乎不大相称”。35岁的罗亭神采奕奕,充满了对生活的激昂热情。再看几年后,只有40多岁的他,头发已经灰白稀疏,几年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却是挫折和打击,他在痛苦中挣扎。在尾声里,当他遇到列兹涅夫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尝试过很多,经历过不少,三番五次,重新开始生活,从头做起”。读到这里,掩卷沉思当前这个社会,我倒是希望现实社会中多几个罗亭,向这个拜金腐败、物欲横流的社会发出几声激昂的批判评价。努力做几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哪怕失败碰壁,也算是曾经经历过、撞击过和触动过这个越来越冷漠的世界。
罗亭对待爱情的哲学是在退缩中担起责任。罗亭在35岁的时候,遇到了17岁的美丽勇敢坚强的少女娜达丽娅。他赢得了少女的芳心,也深爱着这个出身贵族的姑娘,但罗亭意识到,在一个专制的家庭中,他的地位格格不入,他的话即使能引起一时的仰慕,到头来仍然无足轻重,无论乞求或是私奔或是如何,都无法改变他与娜塔莉娅分离的命运,他无法给予所爱的人长久的幸福。罗亭是一个有着美好理想的人,但同时又是清醒地看现实的人,他自始至终是清醒的,甚至有种对自己自虐式的残酷。他对待爱情是退缩的,但也是对所爱的人负责的,尽管他的放弃和所谓的懦弱会遭到误解。由于罗亭的“屈服”,失去了娜达丽娅的芳心。罗亭永远不是那种为爱而做出疯狂举动的人,因为有责任的担当,所以他失去了爱情的光环。
罗亭是一个比实干家和活动家更有益的人物。这句话,是高尔基对罗亭的评价。罗亭是改革思想的宣传者,是现实社会的批判者。当他从爱情中逃走后,他把整个身心全都投入到了社会事业中去了。罗亭向列兹涅夫诉说了他所创办的二十多种事业中的三件典型事例。其一是关注农业,但他对农业的革新计划却被固执的传统守卫者篡改而失败;其二是改造自然。虽然他全身投向疏浚河道的工作,却因资金无法保障而中途夭折;其三从事教育。罗亭立志于教育改革,却因触及根本的利益而遭人暗算,不得不被逼辞职。这三件典型的事例都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罗亭不遗余力,付出所有。
罗亭说:“我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他称自己是“永远流浪的犹太人”。因为屈服,他落魄离开,因为不屈,他愤然告辞,漂泊的一生,最后化作一杯酒一席话,与故人长谈,喝得尽酒香淳淳,道不尽青丝成雪的忧愁。他是一个不奉承、不谄媚、不低头向世俗的人。罗亭也许不会被人记得,但对于他的一生来说,从最初的屈服,到后来的尝试,到最后的殉道,不是“一事无成”,而是完成了普通人所不敢完成的使命。罗亭从一生的痛苦流浪到生命在巴黎巷战中终结,他并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