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的第一周,出于本能或逃避,无暇翻看那几本厚厚的心理学教材,三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期,再去纠结答案正确与否,无疑是为自己平添烦恼罢了。
有人问我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什么?我不暇思索的答道: 有兴趣呗~
脱口而出的同时,真心被自己的言不由衷所折服。说崇高一点,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的飞跃;说客观一点,是为了更好的认清自己;说通俗一点,为了在这个并不“容易”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也许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我。这也是诸多年来自己一直深刻思考并寻找的问题。
如果不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日,和闺蜜唇枪舌剑的争论到相互讨伐的地步,也许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去追根溯源。
人格究竟能不能被改变,在0-6岁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残存的记忆仿佛被大脑刻意的忘记,我不愿相信成形的人格是幼年时期形成的,因为深知自己的性格并不讨喜。
有趣的是,今天有位朋友说喜欢我的气质,不管是夸赞还是评价,都是让人乐意接受的,用心理学的角度回答她的话:“我是抑郁质不稳定型”。
虽然这种被赞美的滋味是如此美妙,但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稳定型”。
都说“人生惹只如初见”,能够深交仍能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真”朋友。就我内在而言,并不是一个特别爱好结交朋友的人,无论社会各界能结交的朋友都至少开始时认为是三观一致的,志趣相投的,氛围也是和谐愉悦的。
但林林总总的汇集,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交流,我们结识的朋友像“走马灯”一样无限循环着,“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限制了我的思考能力。
如果过份“固守自封”,朋友会被这层无形的盔甲隔离,还未看清深层次的自己,在离真相近在咫尺的距离之时已然失去了探索的兴致。
如果过份“自我暴露”,你的单纯并不见得会被这个社会接纳或买单,反而更容易为将来的道路埋藏下更多的隐患。
我们每个人深层意识里都有“内在的小孩”,有时在交友过程中,不自觉的惧怕被人看清我那个“内在的小孩”。
“内向、不自信、优柔寡断”,这些可以被发现的、浮于表面的贬义词,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不止限于会导致“缩小交际圈、影响亲和力”这些相对不太严重的问题。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感到不确定某种关系的长久存在,对朋友和亲密关系维持的无力感。
可怕的是一些从未被我察觉但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当面对天天翻看的朋友圈,点赞已成习惯的我,在和人相处仍至最亲近朋友和家人相处时,总是会无意识的想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可怕的"神补刀"的习惯。
朋友说送孩子去学吉它,我说太难学了摁琴弦手指会起茧子......
闺蜜说工作好累撑不住了要喝杯咖啡,我说太伤胃饭后再喝吧我都戒了......
朋友说起痘痘了不知道是不是带状疱疹,我说“唉呀太可怕了那个要是治不好了会影响神经系统......”朋友吓得——卒
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以点赞为习惯的我,不知不觉中成了情感上典型的“差评师”,只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无形中却筑起了一道道的高墙。
生活中这些重要的亲人、朋友,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爱的点赞”,因为“内在小孩”的不安、幼稚,需要这种无意义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安全感,显而易见的结果以悲剧告终。
美其名曰的打着“忠言逆耳”的旗号去挑别人的毛病,“我都是为了你好啊~”“如果不是为了你好,怎么会逆着你说啊?”只能说博大精深的中国成语害人不浅。
心理学角度来讲,也未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做到“真诚”二字。
“不是实话实说”,“应实是求是”,“不是自我发泄”,“避免无情攻击”,而我惭愧的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完美的避开了“共情”的各大项。
所有问题的根本,咎其原因是本我的不想长大,对责任的逃避,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担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抱怨、悲伤,寻找外归因或过份自责,但意义何在?
害怕孤单、被孤立、爱抱怨,本身都是孩子的举动,情绪到来会可怕的无视法则,天天把“个人成长”挂嘴边,但并未认识到成长的本质是什么。
成熟的人会审时度势,考虑当下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放下不必要的。除此以外,其它的举动都是对生命的挥霍。
期待某天,那个“内心的孩子”能学会宽容,允许事物的变革和演化,而不刻意对将来有过高的预期。这种“相对化”的态度也许是人生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