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22.0223-0524
古人读书要学习经史子集,经是儒家经典,史是历史,子是诸子百家,集是唐诗宋词等文集。《资治通鉴》是一部通鉴编年体的政治史,一部治国安邦具有操作意义的经典。全书294卷,横跨1362年历史,记录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本书原名《通志》,后经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曾国藩曾评价其“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
《资治通鉴》讲解权变,小到领导需要的素质(当领导要有大方向、让别人做重复工作,举重若轻 ),大到治国之要(观人、赏罚机制、用人)都有体现。
1.三家分晋
智伯的灭亡:智伯刚愎自用,依次向三家索要城池,前两家答应,让其膨胀。赵襄子不答应,智伯率领韩魏攻赵,韩魏看到对赵国的态度,唇亡齿寒,与赵国联合对抗智伯。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麻痹对手,结交利害攸关的盟友)
2.战国前期政治
魏文侯治国:真正优秀的人才比其他人更加谦卑,魏文侯是汉代以前少有用儒学治国的国君。作为领导要懂得用人并且有决策力。
吴起的悲剧:吴起,战国名将,吴起懂政治人心、带兵讲制度,招人嫉妒,被人用连环计陷害,在魏国受到猜忌后去去楚国,吴起改革,削减贵族利益分配给有战功的战士,得罪贵族而死。司马光评论其:刚劲自喜,有原则的坚守,不大通人情,自视清高,造成其人生悲剧。做人应该内刚外柔,内刚-有原则,坚守;外柔-手段柔软。
3.商鞅变法
背景:百代皆行秦法政-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商鞅在魏国失业,秦孝公求贤去了秦国。
过程:1.价值观的提倡:打仗种地会有奖励,打通贫民通向贵族通道;2.限制贵族特权,贵族只有打仗才有特权;3.分家析户;4.土地可买卖。商鞅变法的法律有权威,可实施性,可操作性 持续性、系统性。
商鞅结局:车裂
商鞅变法与雅典时期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不同的是其影响了中国后来阶级流动,普通阶层的人有奋斗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