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过一个调查,你觉得十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超过70%的被采访者认为十年后的自己会比现在好,同时只有不到30%的采访者认为十年后的社会会比现在更好。个人的发展期望是应该与社会相匹配的,如果社会变得更差,你不大可能变得更好。
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他随机给自己的学生分配球票,然后询问没有分配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球票,以及问拿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以什么价格出售球票。结果前者均价是170美元,后者是2400美元。个人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人事物,认为自己拥有的人事物比别人的更有价值。
1972年有一个实验,有两组人,A组被告知自己肯定会受到电击,B组被告知自己有50%的概率受到电击。两组人被测试出在面对这个消息的时候的紧张程度居然是一样的!B组的数值被持续减小,40%,20%,10%,5%,结果仍然是没有差异的,直到0%。在面对风险时,人们更看重风险造成的后果,而不是风险的概率。
《红楼梦》里面秦可卿病重的时候,尤氏问王熙凤:你冷眼看这媳妇儿是怎么样?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实在没法儿了。
冷眼就是抽离情感去看待一件事情。王熙凤和秦可卿分别是荣宁两府的长孙长媳,都很有才干,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但王熙凤最厉害的地方是:即使这么纠结的情感关系中,她仍然能抽离感情来客观看待秦可卿不久人世的现实。
我们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素质,并且低估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无人赏识,自己的才华无人发掘,自己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但是一遇到现实问题马上就变成皇宫里的王子或公主,所有人都该帮助自己,你怎么忍心让我面临这么痛苦的选择?这个问题很普遍基本每个人都会有,不然哪里还需要无数偶像影视文学让我们来映射自己?
王阳明的一句话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知行合一。
怎么想是你自己的事,你做了什么才是大家的事。从来知易行难,“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实未知”,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辜负了你,不妨挽起袖子开始干。而不是让情感(你怎么想的)左右了你的判断,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修正自己想法的重要步骤,做的好,总结自己为什么做的好;做的差,想想为什么其他人做的好。如果乔布斯一开始就能想到什么就做到什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一直得瑟不就完了,还hungry?hungry for what?
想是情感,做是事实。对一件事的情感放得越多,产生的偏差越大。书中有两个故事,A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B是“国王死了,王后伤心欲绝,也死了”,问两个故事哪个概率大一些,几乎所有人都选择B。但事实上A的概率比B的概率大,因为A中的王后可能很开心,可能无所谓,也可能伤心欲绝。而B显然只是A的一个子集。我们直觉认为B的概率大一些只是因为B更符合人类情感。
看吧,感情用事几乎是本能,而且是一种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危险本能。所以当我感受到自己明显被情绪包围的时候,我一般停顿一下问问自己,“你就不能冷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