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一天,与友人甲约,未果,与乙丙丁约,亦未果。痛定思痛,我决定不再像往常一样到处找伙伴寻求依靠以解决我作为一个单身狗随着节日临近噌噌猛涨的孤独感。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做点什么,。
于是我一个人去看了场电影,然后就有了这篇三不像文章。
我看的是老炮儿。
当初选片的时候,我就是冲着冯导去的,想看看冯导平时那么不动声色一人是怎么悄没声儿拿的金马影帝。看完才知道,冯导靠的就是不动声色。其实我觉得冯导那不是演,他生活里就是六爷那样的人,除了兴致上来扑倒霞姨那段。
片子开头连串的老北京方言,一下把人拉回《茶馆》《骆驼祥子》那个时代。有些词太接地气,以至于需要后加括号注释才能保证观众看得懂。这让我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不是北京人,但是邻里街坊见面那种亲切热乎劲儿在我小的时候也经常遇到。后来从平房搬进楼房,自行车换成汽车,生活质量高了,这种感觉却淡了,也随着贫穷的帽子一起被摘掉,再也难找到了。用片里一句话说就是:“这世界都他妈变了”。
冯导这影帝拿的名副其实。别的先不说,穿着皮衣的冯导不用说话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炮儿”——也是北京方言,指的是那些老进局子的流氓混混,年纪大了,就成了“老炮儿”。这身行头配冯导的气质简直帅炸,这种帅不是吴亦凡面容冷峻或者李易峰脸庞清秀的帅,而是一种只有经过岁月积淀才能形成的气场。曾有记者采访陈坤,记者问他:“大家都觉得你很帅,你觉得自己帅吗?”
陈坤说:“我觉得我不帅,我只是脸帅,但是真正帅的男人是那股‘劲儿’帅。”
我想,冯导身上就有那股劲儿。
冯导之前拍过很多很经典的片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人物服装的选择眼光超前,无论是《不见不散》里葛大爷戴的New York Yankee的帽子还是《甲方乙方》里葛大爷穿的白衬衫加枪驳领正装,用当时的话就两个字:时髦。有人说时尚是个圈,看似冯导和别人一起跑,其实他已经超了别人好多圈。
在我看来,讲究的服装也给剧情增加了一种仪式感。“仪式感”这个词我是在一篇讨论摄影的文章里看到的,说的是拍照片要用心营造一种意境,拍出的照片要让观者明确地感受到摄影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这个说法在电影里同样适用。当冯导饰演的六爷从衣柜里拿出那套军绿色风衣,擦拭那把武士刀时,我的情绪就开始酝酿,终于在六爷挥着长刀大叫着杀过去的时候到达顶峰。这一幕让我想起《亮剑》里骑兵团团长单枪匹马面对对面数十日本骑兵,大喊一声“骑兵团,冲啊!”,然后勇猛而孤独地杀将过去的情景。两个人结局同样惨烈,你不会不为这种勇士精神所动容,只是如果当时六爷穿着灯罩儿那身臃肿的面包服,背景音乐再悲壮也催不下我的泪。干什么就要有干什么的样子。这就是仪式感。
这篇文章就是仪式感催生的产物,作为一个伪文青真文氓,我觉得到了年底就应该写点东西来总结一下马上过去的这一年,过的稀里糊涂不像我的风格,不过回头想想,我的2015年大部分时间确实稀里糊涂,混蛋事做了不少,也伤了几个善良的心。好在我把握住了几个关键机遇,让我的人生不至于太跑偏,当然完全不跑偏是不可能的。我也是第一次活,没经验,这个应该可以原谅。
“老炮儿”里六爷被小他一辈儿的阿彪扇了一个大耳光,六爷没还手,只是临走时说了一句:“小子,下次你还得在这儿。”下次再来,六爷也只是掰折他一根手指头。在情绪与理性之间,六爷选择了后者。
“我只是个普通小老百姓”六爷年轻时一定威风霸气,到老终还是屈服于现实。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我们都以为自己能一直牛逼朝天,路走中间,无奈时光催人老,年轻时的棱角渐渐被磨圆,再遇事儿想到的不是上,而是忍。只要精神还在,二十年后老子还是条好汉。
我现在就像那晓波,屁事儿不懂,整天觉得自己特牛逼,脾气上来还敢顶撞自己老子。我知道我自己正在做一些糊涂事,但是不思悔改,觉得青春无限,还能再玩两年。但是有些事真不能再继续了,借着跨年这个机会,我给自己立一誓。希望有所改变。
看完电影出来,听到旁边一对情侣,女生对男生说:“挺好看的,就是有些深层的东西看不懂。”
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其中的意味我们尚且不能完全明了,更何况长达数十年的人生。我现在20岁,人生路刚起步,很多东西我也没搞清楚。但好在,我想搞清楚而且我正在慢慢搞清楚。曾经有师兄对我说过:“不要小看大学里的一年,因为你一直在遇到事,思考事,处理事,所以你成长的很快。”的确是这样,或许到了大五,我就是一个江湖老油条了。
2016来了,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