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高兴与你见面。不知道你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关注儿童文学,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必是出于一份美好的愿景。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大家一些收获,我愿继续编织儿童文学这只篮子,让它盛满丰盛的果实与你共享。 在谈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前,我们来说说,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
中国三大教育现状
1.现实主义教育观:顺应应试教育,为“分数”马首是瞻。
我们知道有一批为现实所迫,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摆脱低等阶层,成为“人上人”,他们信奉事在人为。这批人他们并非不了解中国教育现实,甚至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但他们早已对教育改革不报以希望,一心把孩子的教育投注在规划好的未来。人们称这样的父母,叫“虎爸虎妈”,称这样的女老师,叫“灭绝师太”。当然虎爸虎妈,灭绝师太这是发展的极端化,一般手段直接粗暴的教育方式,我们都归于这一类。
2.理想主义教育观:与应试教育决裂,探索其他教育。
这些人,他们早早看清了应试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通过送孩子去蒙台梭利、华德福等学校提早将孩子解放出来,甚至有些人身体力行的参与到这样的教育中。他们是一批非主流的时代“叛逆”者,这些人不少都有较高的教育觉悟,并能身体力行。当然也不乏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很少教育思考的家长,让孩子多尝试一些教育满足猎奇心理。
3.温和中立的教育观:对应试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方式,持中立态度。
这些人对应试和其他素质教育方式,既不完全反对又不完全支持,对国家教育改革处在观望的状态。有些积极分子,会在应试中求得自由,比如周国平曾多次劝慰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我们也能争取到自由。有些人,就会静观其变,并不采取任何措施,跟随教育现实灵活应对。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儿童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儿童文学,如果学习了儿童文学,阅读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并能同时了解学习一些儿童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我相信,我们中国三大教育主流现状,第一种教育现状要改善很多。之所以涌现出虎爸虎妈这样的角色,是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太多成人文化在里面,往往这样的成人文化里有太多教训的东西。持有怎样的儿童观,造就怎样的儿童教育现状。目前,现代社会存在哪些主要的儿童观呢?
第一种错误儿童观是把儿童当作“未完成品”“小大人”。
“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描画”“小孩懂什么”“你的那些伎俩骗骗小孩子还可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些话里深层思考,你会发现,它是把小孩看成成人的低等阶段,是成人的“未完成品”。说到小孩就是不理性、不成熟、能力不足,缺乏文化和社会经验的代表,因此成人有责任去把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理性,有能力的,能胜任社会工作的大人。成人的初衷是好的,但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为孩子铺设他们的未来,这样的初衷并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甚至是在否定孩子作为孩子那个阶段。相信这样的大人在孩童时代也是舍弃式成长,他是无法接纳自己曾经年幼的状态的。持这样儿童观的成人的可怕之处,他让孩子提早进入成年的理性阶段,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儿童文学就属于第二种儿童观,即“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儿童文学适合后两类教育现状的群体,但并不适合第一类。儿童文学还孩子童年,维持甚至延长孩子的童年期,保其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不让机械理性过早压缩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儿童过早的成人化,社会化。儿童文学是基于儿童身心认知发展规律,在恰当的年龄给予恰当教育的文学,而 不是让儿童与成人分界日渐模糊,让孩子越来越不像孩子。
儿童并非是成人的未完成品,他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生命的个体是平等的,所以儿童文学不是成人基于自己的预设来教训儿童,而是从儿童原初生命欲望出发解放与发展儿童,并将自身融入其中,保持并丰富人性可贵的品质。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来谈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
经典的儿童文学没有年龄的上限,越是金典的儿文作品,大人小孩都受益。如果给儿童文学硬要划定一个适用的年龄层次的话,那么最集中的在小学阶段。而小学语文教育是儿童文学绽放魅力的最大的舞台。
语文,拆开来看,就是语言和文学,而文学是语言文字的最好部分。《朗读手册》有这样的描述:“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心灵呢?只有两种方法,生活经历以及与生活经历相关的故事,即文学。”最近的大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虚构作品会调动我们大脑中的大部分区域。相比,非虚构作品,虚构作品更能促使我们集中精力去寻找意义。因此,它能够调动大脑极积的思考并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们许多语言教材都会选择文学来学习语言。可以这样说,学习了文学也就在学习语言。当然有人认为,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部分自然科普文章,但那只是少数。为什么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呢?
首先,对于6-13岁的孩子而言,理性思维尚未进入高峰期。脑部发展理性思维的前叶皮质尚未发展成熟 ,等到初高中大学,才能逐步发展理性批判思维。对于幼儿及小学的孩子而言,情感的丰富,想象力提高,是最好的时期,儿童又是故事性思维,刚好符合儿童文学创作的故事性特质。
另外,儿童文学是站在儿童生命欲求出发的文学,更能滋润儿童心灵成长。我们会看到,许多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所喜欢,而那些站在高处教训孩子的某些教材,孩子们拒而远之。儿童文学是幻想的、成长的、趣味的、故事性的,朴素的文学,孩子的成长需要儿童文学给予营养。现代著名作家余华,早年是打算写儿童文学的,后来放弃了,他的理由是,儿童文学要以少许的词汇达到丰富的效果,以儿童视角来写,对于他这样入世太深的人很难办到。正如朱自强老师所说:“自然、朴素的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它在本性上拒斥‘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显之说’的浮华雕饰的艺术。”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会向大家具体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如何对儿童的成长起作用。希望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儿童文学,并热爱这门朴素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