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到两岁的儿子,特别喜欢吃草莓!
今天下班回家给他买了些回家。孩子看到草莓异常兴奋。我给儿子拿了一个小碗,放了五个草莓,儿子吃的津津有味。
可是吃完了,他又去拿草莓,因为之前他已经看到我把草莓放到冰箱里了。
于是他用他吐字还不算清楚的话语,指着冰箱跟我说“开、开,草莓,草莓!”于是我从冰箱里又拿了三个,洗了后给他放到小碗里。可是这次吃完他依然又要再开冰箱,示意再给他草莓。
我怕孩子吃多了,肚子疼,于是说:“没有了,已经吃光了。”儿子听了后,嚎啕大哭,指着冰箱说:“开,开……”
哄了半天,还是不见成效,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是还有草莓。是妈妈骗他,不给他吃。
还是孩子奶奶急中生智,她偷偷的把冰箱里的草莓拿到一边,让袋子里只剩下一个草莓,然后把袋子拿给他说:“看草莓只剩下一个了。”
这时儿子破涕为笑,很高兴的拿起草莓吃了起来。吃完后,还把装草莓的袋子扔进了垃圾桶,后面就不再要草莓吃了。
我惊叹,原来这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禁有点佩服婆婆的做法。
婆婆说:“别看孩子小,他们的心眼可不少。你给他袋子,让他知道没有了,他就不会再嚷着要了。”
从此我学会了,面对孩子哭泣的时候,先想想办法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
02
儿子在老公影响下,特别喜欢看球赛。只要一开电视,就嚷着:“打球,打球。”从篮球到足球,从乒乓球到台球,人家没有不喜欢看的,总是能坐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高兴的时候,还会站起来热烈的鼓掌,那表情就好像是中了什么大奖似的。
因为害怕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眼睛,所以有时会强制性的给他关电视。
这不,昨天晚上,孩子爸爸看足球赛,结果他也坐到那里看起来球赛,打球打球的嚷着。
见此情形,老公把电视一关,说:“我们都不看了,球赛演完了。”见电视被关了,顿时间开始嚎啕大哭,说:“打球,打球””。
老公抱起他,给他拿玩具,拿好吃的,都不管用。
孩子的哭闹重于把老公惹急了,并吓唬孩子说:“你再哭就打你了!”
儿子见老公凶巴巴的,更是大哭了起来,我心想,他可能会说:“爸爸骗人,打球没打完。”
批评指责看来对于两岁的孩子根本不管用,他还是认他的死理,一定要看打球。
最后实在没办法,想起了婆婆说的方法,让他看到结果不就可以了吗!
我给他打开了电视,只是在打开的时候,把电视网线拔了下来,电视开了,却不出画面。
刚才还哭的儿子,笑了,跑到电视跟前看打球。可是电视看不到人,于是儿子去按遥控,按了半天也不出人,于是索性把遥控一扔,不看电视,跑到一旁玩他的小车去了。
哈,这个办法还真好用,球让他看了,看不到画面他也就没办法了。
03
孩子有时候有自己的小心眼,但还是精不过大人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巧妙的变换了一下方法,就会让孩子安静下来,愿望满足了就会不哭不闹了。
教育家赵东华说,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试想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只是不分原因批评指责,不但他不会听,而且会哭闹的更厉害,一方面怪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想法,另一方面还会对父母的批评产生敌对情绪。
我们所谓的教育没有一点效果还增添了与孩子的隔阂。最后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如果换一种方法,面对孩子哭闹时我们先关注一下孩子的哭闹原因,给予关爱,然后顺着他的思维去满足他的愿望,反而会更好的解决问题,也会很快平复孩子的心情,增加亲子之间的关系。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有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们不会掩藏什么,他们可以因不高兴的一点事就哇哇大哭;也会因一点事情而开心的手舞足蹈。所以在孩子的一言一行里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不一样的想法。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一双慧眼,发现孩子幼小的心灵下脆弱的心。抽出点时间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陪伴一下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