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刻意让自己坚持码字。其一是通过表达出来,我所看、所听到的信息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将迎面走来、飘过的知识缝合在自己脑子里。知识绝对是由内而外盛开的花朵。其二,通过输出可以倒逼输入;通过尝试输出来(A),就会逼着自己去输入(B)更多的东西,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事情A,这样不断循环下去总会得到复利效应带来的神奇效果。
此文没有严谨的逻辑,也并不成系统,仅仅是针对自己一周学习心得的记录。
曾在李笑来老师的文章中看到过有关“清晰概念”重要性的阐述: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某个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有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
那今天就是梳理了这一周(2017-03-05至2017-03-12)注入我大脑的一些概念。有新的也有已经忘记了曾经何时擦肩而过的。
深入思考:其实“深入思考”这件事情并不难,只要我们针对一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回顾并且再次思考一遍,就会发现对于它的认识就又加深了一些。原因其实不复杂: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你已经不是当初的你了。你看待事物的眼光会变化,过去不理解的原理会变得更加自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拓宽了自己的维度。——李笑来《做个正常时间的买卖人》
从上学时老师就教导要深入思考,可又何曾认真想过如何才能深入思考!过往总是书读一遍便束之高阁,更多情况是一遍未完便已不再翻看。哪会想到,同一个问题,拿出来反复把玩就是在深入思考了。而,又何曾对一些问题、知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反复把玩过?复盘——近阶段我眼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
深度认知: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根据理由的可信度判断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深度认知。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这些结论有的经过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我们就能“四两拨千斤”,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文章《终身学习:四两拨千斤的秘诀》
技术效率&认知效率:我们学习内容如果仅仅是用来应对具体工作和问题的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问题的底层规律,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文章《终身学习:四两拨千斤的秘诀》
大道至简,求知,不在于向外无度索求,而在于深度思考,向内追求那些根本的、底层的能够将各类知识融通的本源性的东西。当我们大脑中的概念足够清晰的时候,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而这一切需要慢慢来积累,积累的越多,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就会越快,产生的联系也就越多。
罗胖说“分科治学”是上个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需要我们知识大融通。知识大融通并不是一味求多,要不然很容易陷入追逐者绝境。
追逐者绝境:一味求多是不可持续的,最后要么把能从外界获取的资源耗光,要么把自己的精力和希望耗光。——万维钢 日课136《俭省》1 追逐者绝境
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回想以往的自己竟不自知的陷入了这个绝境当中——每当收到新书便会加速读完上一本,然后告诉自己又完成一本可以开始新的征程了。一味求多结果是帮我练就了一身“过目就忘”的本领。为了摆脱这个技能,我需要锻炼码字。这就回到了文初提到的,我需要通过输出来倒逼自己的输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通过码字强行与一本书亦或是一篇文章发生关系,与作者来一次互动。
我从初中就讨厌作文,2006年初三那年为了逼自己提高作文水平,自荐当了一学期语文课代表,然而并无效果,自此就放弃了挣扎。到了高中一直沿用一个模式:造个开头,憋个结尾,中间硬生塞几个案例,800字凑足即可。
而这次重新出发,究其原因是不想自己被过快淘汰。深知自己写不好,肯定写不好。那既然写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写呢?和菜头说,原因有两个:一、如果秉承做不好就不做的原则,我们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挠痒痒;二、所有人一开始都写不好,承认这一点是个良好的开端。
这是必经之路无法跳过。
2017年3月12日 中检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