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而不同,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么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多元智力理论就在于告诉我们孩子的不同表现在哪些地方,如何去针对性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变得聪明。其中“自然观察智能”在1995年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卡得纳列入人类智能表现的第八种智能。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感知自然的能力成为孩子众多智能表现的重要一环,也是值得被开发的重要潜力。
然而,现实是孩子很少去接触自然,他们对自然的认识来源于课本、手机、电视。即使到户外,为了孩子,家长不让孩子碰这碰那,错过了教育和激发孩子潜能的机会。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一段这样的对话。孩子说:“妈妈,书上说荠菜是苦的,为什么是苦的。挖荠菜,荠菜要去哪挖呢?不就在塑料大棚里面吗?它长什么样子呢?”妈妈说:“书上说长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它生来就是苦的,所以是苦的,现在谁还挖荠菜,直接买就是了”。我听了后叹了叹气。妈妈这样的回答怎么会让孩子还会有好奇心,孩子还会向妈妈问问题吗?即使孩子有自然观察智能,也被埋没了,或许这种能力随着成长消失,就像年少的我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有些人没有了想象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一个明媚的早秋中午,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学生走进田野。燕子在蓝天下飞翔,鲜花在风中摇曳。他问:“孩子们,那丛绿草和金色的沙子有什么不同?”尼娜说:“春天草籽生芽,夏天草就长起来。”柳达说:“沙地上不长草,不开花。”米沙沉思地说道:“下雨后草就长起来,可雨后沙子却不长。”孩子们七嘴八舌,思如潮涌。苏霍姆林斯基因势利导,把问题引向深入:“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有什么区别?”科斯佳说:“有生命的东西会动,无生命的不会动。”有人反对:“沙子随水流动,它有生命吗?”舒拉高兴地喊道:“有生命的东西会长,无生命的不会长。”米沙手指树木、草地:“有生命的东西不能没有太阳,还需要水和养料……”学生被大自然的奥秘所吸引、所激发,他们自由地触摸着周围世界的各种形象,感受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稚嫩的心灵追索着事物的规律和真理。从自然中获取的发现使孩子们充满快乐的激情,开阔了视野,放飞了想象,焕发了生命的智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有言:“一个拙劣的教师把真理送到人面前,一个优秀的教师叫人寻找真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担负着这样的责任。
请放下手机,放下繁忙的工作,在这儿阳春三月,带着孩子去大自然,引领其读大自然的书,去发现和挖掘孩子自然观察智能,使孩子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思考与发现的“武器”,积极而快乐地去认识科学真理。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蜕变为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索的人,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变得更坚强,也能培养孩子喜欢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生活环境的积极情感。
在带领孩子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给出以下建议:
Ø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去观察和体验自然。佛家言“色身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可以让我们去学习。所以在安全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用六根去体验自然,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
Ø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按照不同点、相同点、相似点的顺序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在尊重孩子观察自然的基础上,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比较食物之间的差异,让孩子自我进行分类和归纳。
Ø让孩子充分享受自己能顾驾驭的自然观察对象,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语言”等着人们去解读,从各种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落叶到候鸟、昆虫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从水文气象现象如霜期、冰雪期到河湖的封冻、融化。所以要让孩子去体验不能的自然观察对象,不能对其观察对象加以限制。观察是思维的窗户,眼界有多宽,思维就有多广。
Ø引导孩子变废为宝。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对于路边的石头非常感兴趣,作为家长不能说那石头太脏赶紧扔掉。或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石头捡回家,在上面涂上燃料,也或者把石头变成标本,让孩子探索石头的形成,切记不要一棒子打死,家长眼中的废物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变成宝。
Ø为孩子提供一定的观察工具。例如放大镜、例如百科全书、例如铲子,在工具的帮助下,孩子会更方便更科学的观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