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
闲暇之余,骑自行车到数十里外的葡萄园采摘了许多葡萄。新鲜的葡萄晶莹透亮,不说它汁水如何甘甜,单那密密地挤在一起的葡萄粒,宛如一颗颗珍珠,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
洗了两串,边听音乐,边抄教案,再顺带着偶尔放两粒葡萄品尝。
捏了几粒,蓦地发现哪不对劲!咦!
细思量,却原来是盛葡萄的容器撞击了我的视觉。红色的塑料水瓢装载着高大上的水晶葡萄,极端的不协调,仿佛,葡萄的美味也受到了影响。为了葡萄的完美,我迫不及待地将它转移进玻璃碗中。拾一粒放入口中,似乎比从水瓢里拿出的葡萄好了许多。
或许,玻璃碗该嘲笑水瓢了:粗鄙丑陋、大而无用!水瓢该如何反击?是沉默不语?抑或是冷淡而高傲地数落玻璃碗的短处?
那是它们之间的故事,让它们自己解决去吧!
就葡萄而言,无论装在哪里,它依然是葡萄,容器无法改变它的味道。但包装它的物品真的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吃葡萄者的感觉确实会因容器而变化。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荧屏形象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刚出场时大红大绿的衣着狠狠地亮瞎了观众的眼睛!这哪里是大上海的阔太太,简直是街头女郎!或许,这是编剧刻意为罗子君后来的变化做的伏笔。离婚前的罗子君穿衣搭配花哨低俗,言语无知。只会盘查陈俊生的行踪、接触了哪些年轻貌美的小姑娘。连儿子问的“角膜“,也回答的让人啼笑皆非。大概是剧情需要吧!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场景假的离谱。罗子君大学毕业,居然不知角膜为何物?看来导演急于包装一个庸俗的罗子君,心情过切了。凌琳出场的衣服简朴大方,一袭粉色大衣,干脆果断,塑造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职场中人。离婚后的罗子君逐渐成长,包装由离婚前的大红大绿到简单明了的粉、灰、白。
包装,塑造呈现人物形象。
3.现实
做为同事,收入相当,接触的朋友圈也没有质的质的区别。但大家的衣着品味、言语休养却有着天壤之别。
我的几位忘年交同事兼好友,三十多岁,正处于女人一生中最美的绚丽多姿的花季。她们的每件衣服,甚至连小小的饰品都那么得体,无一不恰到好处地彰显着她们的青春活力。
比我稍稍年长几岁的朱老师,颇有气质,每每看到她,闪现在脑海中的只有端庄、大气,一颦一笑都恰如其分。
包装,不单单是外在,同时也展示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