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号晚,参加了ScalersTalk成长会今年第五次线上大课,主题是《打造无坚不摧的学习力(II)》,由Scalers主讲。
本次大课是该主题的下半部分,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学习,以及学习系统的四大要素。
学习,就是打破旧状态,构建新状态
学习是围绕“重构第一反应”为目标而开展的行为活动,把外界的信息结构输入并在大脑重新还原生长的过程。
输入大脑重新生长的过程,就是摄入信息,构建关联,推理分析,预测判断。
因此,很多我们自以为的“学习”,尤其是那些轻松的方式,其实只是飞鸿踏雪,对于大脑的印刻和改造并没有持续性的作用。
如果我们要正儿八经地学好一套体系,必须要建立体系,刻意学习。
学习系统四要素
学习系统四要素,与“摄入信息,构建关联,推理分析,预测判断”相对应。具体是:
(1)概念事实与基本原理(垒砖块)
(2)关联类比与抽象迁移(搭架子)
(3)可进可出与逻辑推理(构生态)
(4)形势判断与行动验证(出成果)
· 概念事实与基本原理
概念,指的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事实,指的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原理,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概念事实与基本原理是学习系统的基本要素,需要用大量算力完成原始积累,也是大多数学习者都难以突破的层面。对此,可以总结出两点原则:
原则一:这是学习的第一门槛和基层前线,需大量积累与感性认识 。
要将之视作无法省略的初级阶段,沉心静气地打好基础。还要深入其中,切忌停留表面。
落实到实践层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要翻箱倒柜地找出其中的概念事实与基本原理,从头开始梳理,查找,复盘,记录感受,有哪些模型/模式/套路不断组合,反复出现,就先搞定它们;在新进入的领域,则把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原理上,反复揣摩定义和原理,重点学习重点突破。
例如:学习英语有好方法,就是重新查每一个单词的英文释义,抄写并还原语境。当我们能用英语来解释一个单词的释义时,我们才算充分理解了它。
原则二: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记不住,则科学重复、“死记硬背”、处理情绪。
在积累的过程中,“慢慢来比较快”。我们可以一件一件做,单点突破,保持行动,就像理财中的定投和复利机制一样,长期效果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好。
“死记硬背”的本质是“记”和“背”,学习内容在大脑里自然生长,留下印象,直到浑然天成,如数家珍。
学会有意识地处理进入未知领域时的情绪波动,练就平稳强大的心理素质。
落实到实践层面,当我们感觉自己学不进去的时候,冷静下来再多试几次;如果还是不会,那先尝试背下来,渐渐地便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前人规模化的作品,如词典、代码库、作品,都是极好的钻研样本,一切从模仿开始。
· 关联类比与抽象迁移
关联,指互相贯连,起连接作用的,相互有联系的。
类比,指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抽象,指从众多的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关联类比与抽象迁移,是学习系统的骨干框架,为知识的杠杆率打下基础。可以总结出四点原则:
原则一:事物普遍联系。要理解隐喻的原理,寻找事实概念原理的相同、相似、相关、相反等特性。
通过对收集到的概念原理进行归类整理,可以构建有序,形成进步。
例如:学习英语时,可重点观察单词有哪些相同或相反的含义,什么表达可以相互替换,形成知识点的串联。
原则二:通过相同相反相似相关,隐喻构建联想的关联网络。
隐喻是我们思考的重要武器,可以协助概念的构建。参考阅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例如:学习一个单词,解释其含义,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关联上已掌握的单词,依次拓展;把单词放在例句中阅读。
原则三:如果看上去不相关,那就再往抽象上走一层。
抽象,就是舍弃无关,抓住有关,可以帮助我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例如:哲学概念和数理公式是对现实的抽象概括。
原则四:凡事都有可迁移之处。如果迁移不成功,是因为抽象不到位。
我们学习的是人类的文明,是人类共享的财富,所以具备很大的普适性。迁移可以让我们快速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借鉴运用在另外一个领域中,成倍地提升效率。
例如:借鉴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理念,放在英语口译训练中;借鉴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各种生活策略。
总而言之,根据系统的嵌套结构理论,知识结构也有圈层,只有把一个层次的知识抽象上来,才有可能放到其他地方应用。
人们对抽象的东西往往“没感觉”,所以故事和具体信息更容易传播;但抽象才是自由行走的武器,因为它的杠杆率高,学一次可以到处用,可以说是真正的“干货”了。
· 可进可出与逻辑推理
逻辑,狭义上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推理,指 “使用理智从某些前提产生结论”的行动。
可进可出,是维度的自由切换,边界间穿梭,白盒与黑盒间游走。进入细节,进入专注内涵,进入专注层面,进入系统内部;跳出细节,观察整体,感知环节,统筹全局。
可进可出与逻辑推理,是增加知识的周转速度,活学活用。由此带出三点原则:
原则一:进得去,出得来,有利于获得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即处在高信息势能点,是专家模式,能找到接近最优的解法,缓解迷茫,树立信心;还能回过头看,能总结复盘。可参考柳传志《我的复盘方法论》。
例如:在工作中做一件事情,尝试从领导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用什么方式做,遇到问题领导会怎么反应;把自己的结论与领导的结论对比,分析原因与差距。
原则二:逻辑推理可以补全信息,运筹帷幄。
要素(1)的收集未必完全、完整,但借助逻辑可以自行推导展开,扩大视野,补全视角,间接借助他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逻辑推理三种方式:演绎、归纳和溯因。
例如:考试的时候,如果忘记了一些公式,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推出某个遗忘的信息。
原则三:注意盲点、卡点、异常点,用于开辟战场。
你尽全力做出的东西,其他人仍然能找出问题,都算你的盲点。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我们的成长潜力所在。
· 形势判断与行动验证
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 。
验证:经过检验得到证实。
形势判断与行动验证,是学习系统的高级应用,用你的系统和世界实战。可推导出两条原则:
原则一: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就是对形势做判断,采取行动。
认清形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的认知会受到我们自身限制的影响。而如果没有认清形势,我们的行动往往又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可以回溯过去三年有没有什么判断提前做对了,采取了行动并且获得了结果;有没有因为个人原因错过了什么;可否对现在开始的后三年作出一些判断,拟定要采取的行动?
原则二:上了学习的道,自然会有许多想法,想法要用行动验证。
赢得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做预判、做猜想,投入资源,施加影响,让未来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落实到实践层面,可以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有多少是在应付工作,有多少是在做判断猜想并加以验证?下次提前考一下自己,做一个预测,然后再看后续怎么发展。
学习是“坡度生存”,努力向上不下滑
学习就是在四大要素下功夫,让我们的第一反应与原来的不同,尽量接近理想中最妥当、最有生产效率的结果。固化下来形成新的第一反应,直到环境发生新的改变。
学习系统注重的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理论的实践涉及到与行动系统的协同,将在之后的课程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