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总会收到各式各样朋友的微信,询问我的现状和今后的打算。
有些是出于老朋友的关心;有些人也许同样迷茫,参考一下他人的抉择;还有一些居委会老干部属性的朋友,为了满足好奇心,作为朋友聚会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遇到一位不太熟的朋友,不止一次地追问我去了哪家公司,投过哪些简历,什么时候出国,跟男友感情如何,今后怎么规划之类的问题。
碍于面子,便一五一十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没想到讲完不久,对方便就我的规划评头论足。
“你这么温柔的女生不适合去互联网企业啊”
“出国镀个金有什么价值”
“女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赶紧找个富二代嫁了吧”
.....
最可怕的是,对方还提及他跟多个朋友曾讨论过我毕业规划的问题,最后丢出一套他为我量身定制的规划——考公务员。
对方肯定不知道,我隔着屏幕翻白眼都快翻出双眼皮了。
说实话,朋友间的普通寒暄尚可接受,然而拿别人的梦想作为社交货币过度消费,实在不太礼貌。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人真的不少。
每当对方给自己贴上“我是真心为你着想”的标签时,就准备大张旗鼓地对别人的梦想和人生指手画脚。
说真的。
我的人生,关你屁事啊。
(二)
狍哥是我朋友里的语言天才,精通英语,法语,语言学习能力特别强。
大学每个假期他都会背着背包,通过国际网站申请或是竞争得来的支教名额,揣着当年几千块的奖学金去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及印度这些地区支教。
狍哥属于家境很好,但消费从不铺张的类型。
旅游向来不住酒店不逛免税店也不胡吃海喝,每趟旅行他都住在当地人家里,跟当地学生和居民泡在一起,了解当地宗教,教小孩中国文化。
狍哥说,深入融入当地教育并作出贡献,才是旅游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让我欣赏的一点。
记得有一次朋友聚会,一群老同学围着圆桌吃火锅,谈论各自的规划。
有人讲述自己如何争取保研考公,有人早早考过托福准备出国留学,还有人多方拼杀终于入职国际名企。
姗姗来迟的狍哥背着NIKE旅行包,恰好出现在包间座位上,兴致勃勃地描述自己支教的见闻和感想,并提出打算花一年时间做义工的决定。
在他离席的间档,席间一名学霸拨弄着碗里的菜叶,带着不屑的语气说“终究还是小朋友,赚不了大钱 …..”
吃完那顿饭,我就匆匆离席。
我想,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用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成长。
有些人选择看很多书,有些人考研出国,有些人拼命赚钱,还有些人环游世界。
但这都是别人的人生,你瞎逼逼什么。
(三)
《无声的告白》里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大学四年,我们多数人就像青春里被编排多的乖小孩,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又贪心地觊觎别人怀里的玩偶,最后被潮流和普世价值观驱逐着向前。
我一直羡慕身边那些酷酷的朋友,他们清楚自己想成为的模样,也懂得每段关系中所有的“关我屁事”应放的位置。
不论赞同或是不屑,从来都恰如其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分寸感”吧。
(四)
大学时在微信学习群认识一个很特别的女生。
当时清华大学大二在读生的她,由于钟爱甜点,只身一人跑到法国蓝带国际学院学习糕点烘焙。
在法国,她一边学习西点,一边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教粉丝如何制作正宗好吃的西式糕点。
女生们看着她每节课烘焙的精美糕点,十分羡慕,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为了梦想作出的牺牲。
当时从清华休学去学甜点的她,被很多人视为异类,也被很多好友劝阻。
“这姑娘脑子没进水吧”,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有过同样的想法。
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当时周遭很多人都议论纷纷,传言四起,身边好友也前来安慰。
她说,看客总爱围观,不过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关他们什么事。
如今她也从蓝带毕业,跟室友两人回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同时辗转日本跟著名的宇治抹茶建立了合作,将自家抹茶系列糕点做得风生水起。
(五)
稍微明白一点道理的时候,三姑六婆就会热心地告诉我。
你应该选个“钱多活少好就业”的专业。
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安稳工作。
跟福尔康一样老实痴情的男生谈恋爱。
最好看上去永远不会出去约个炮嫖个娼什么的。
甚至他们很多人都告诉我,女生不要太狂,太不安分。要懂得在最值钱的年纪里,赶紧把自己丢进婚姻市场里卖个好价钱,否则你会摔得很惨。
(六)
记得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在一家国有手机企业做文案策划。
进公司的第一天,公司前辈就对我说,在工作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人给你提意见。
但是你首先得学会对自己的作品把关,因为提意见的一方往往是没有成本的。
后来我也渐渐明白,这些为我出尽主意的亲朋好友,并没有谁能为我的未来买单。
同时也时刻告诫自己,保持同理心,是一名看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毕竟,对别人人生的尊重而非说教才是真正的教养,切忌成为指点江山的说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