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10期训练营作业~2020.04.5
【R】阅读原文片段
《结构力思考》李忠秋著,摘录自第134~137页
作为表达者,你必须在表述的下一层次对引发的问题做出回答,同时你的回答仍然是向对方传递他们不知道的新结论,而这个结论又使对 方产生新的疑问,于是你又在下一层次对新的疑问做出回答。你将不断 地按照“引起对方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继续你的表达,直到你认为对 方不会再对你新的表述提出任何疑问为止。至此你就可以离开金字塔结 构的第一个分支,返回结论层继续回答由结论引发的其他疑问。
1.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答案是结论才符合“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这两条标准的要求。
国内某知名IT公司的销售经理为客户提供了一套大型设备,结果交付使用后客户发现该设备的显示屏幕偶尔会出现抖动现象,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的深入分析和调试,认为“图像抖动现象可以改 善,但不可避免”,作为销售经理需要将这个结论传递给客户。提前设想客户心中的疑问:首先是“凭什么不可避免”,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图3-9是通过自上而下疑问回答的方式构建的金字塔结 构。
图3-9 图像抖动现象可改善,但不可避免
这里面的两个核心点大家体会一下:
第一,结论现行,即每一个答案的本身就是一个结论,不能是“X框架特点的介绍”、“X框架特点的优劣势分析”。因为是结论才有可能回答上面设想的疑问,因为是结论才能引发下一个层级新的问题。
第二,以上统下,就是下面的每一个都是回答上面问题的答案。
每个问题回答本身都需要是结论,才能更加清晰有说服力。平时在实际运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好不容易把问题设想出来了,结果在回答问 题时少了结论的情况。举个例子。
一家银行的产品经理,想要在一个高端客户产品推介会上介绍 白金卡产品。设定的目标是:1 提高白金卡品牌知名度;2 达成 现场营销;3 树立本行企业形象。确定的主题是“非凡礼遇—— ✕✕✕白金卡你值得拥有”。
如图3-10所示,运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时设想了三个问题,结果在回答问题时三个答案都不是结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向他人陈述问题、事情时,经常会犯一个错误:罗列现象、搭建框架,但是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结果,需要他人再次归纳总结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往往这个结论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们如果想说服他人,或者陈列清楚自己的观点,不能够只列出来一个框架,而是我们每一层级的回答都必须是结论。如果不是结论,只罗列出现象、情况,则会出现听众不能理解我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情况,导致这次说服或者解说无效。
罗列问题、属性与逻辑性归纳总结是两回事,前者是列题纲,只在我们结构力思考的第2步,而后者是事情进展的推进,目标明确,包含了整体的结构力思考的3个步骤。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前一段时间,接手团队引流方案的编写,就是将每一个引流方法框架性地写出步骤,没有写清楚我们做这件事情的目的,通过各种引流能够有什么样的答案或者结论、可以得到什么,总之,就是把各种方法罗列了一下,告知大家方法,但是目标结论不明确。在讨论我们培训方案时,上级就指出来我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改才能更好地完善。
【A2 以后我怎么应用】
目标:做方案时不再泛泛地使用大纲,不光是自己了解这一步就够了,而是要把具体的结果写清楚,能够让观者一目了然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行动:从现在开始,每一次写方案大纲列出来后,将细枝末节填充完整,最后要再回到大纲级别,去修改大纲,总结完成细节后的情况,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便向他人解说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