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视此姝为妹,从未有金屋之私。”柴炅冷冷的答道。不管别人信不信,他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现在华梅洗净了确实是个美人胎子,但是初见面的时候,却是荒郊野外黑灯瞎火,后来回到徐家别院,动了收为义妹的念头,也不过是激起共情罢了。
这时华梅费劲心力的终于爬上船舷,刚喘一口气,柴炅将她举了起来,跨过船舷的时候,华梅下意识的双脚在船舷上一蹬,身子向前一扑,柴炅顿时摔倒在船板上,仍将华梅举在半空中。
华梅一点也不害怕,在空中哈哈大笑起来,柴炅一愣,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柴富默默退回中舱,暗自在自己的保护名单上增加了一个名字。
重新登上湖洑镇码头,看到几件正在装船的几件紫砂壶,柴炅想起那位紫砂壶的祖宗供春来,也就不着急走,决定住下来,拜访一下这位供春先生,当然,前期找寻工作,就交给柴富这位江湖闻人了。
至于柴炅,当然是入住镇上最有名的客栈,然后教华梅汉语,静待柴富回报消息了。
柴富是一个干练果断的人,没有半个时辰,便打听出供春正在湖洑西南二里的颐山上的金沙寺制壶。
他回来禀报的时候,华梅还有点不高兴,炅哥哥才教她学了十来个汉字,这个讨厌的富叔叔就回来了,打断了她和炅哥哥的单独相聚。
不过一听柴炅说那里有苏大学士都欣赏的金沙泉,马上转闷为喜,高高兴兴的答应出门了。不由让柴炅感叹,这苏大学士太牛伯夷了,声名远播海外不说,都快六百年了,异国孩童还知道他的名字,这也算在异国他邦流传千古了。
到得金沙寺,却见那金沙泉被围墙围着,只开了一个小口,却有寺僧守着,数十人的队伍在排队交筹给寺僧,然后打着水兴高采烈的离开,看来这泉水也成了寺庙的一个盈利项目了。
泉畔寺墙开有一门,里面是一个简单的房屋,内里放着两个博古架子,左边架子上放着几个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右边架子上放着十几袋分量不一的阳羡茶,不过柴炅三人打量的一会儿工夫,只有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进去转悠了一圈又出来,却没有购买。
柴炅看到架子三层上放着一个树瘿壶,以及寺内空地上正制作泥胚的熟悉身影,不由大喜,直接喊道:“供春!”
那身影闻声一怔,停下转盘,缓缓回过头来,看到屋内似有三个人影,以为是来买壶的,忙檫拭双手,走了过来,近身一看,却是那日抛下五两银子的公子及其仆从,不由大喜,忙行个大礼,“这位少爷,小人已恭候多时了。”
柴炅来找供春,当然不是舍不得那五两银子,实在是他后世喜欢紫砂壶,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有幸遇到供春,那一定要探宝寻奇了,首要目标当然是树瘿壶。
当日柴炅之所以说是两件五两,便是他后世记忆里,供春壶只有两件,树瘿壶和六瓣圆囊壶。供春却怎么也不肯,一定要售卖三件否则宁可退回银子。
两人争执不让,却把一旁的华梅和柴富惊呆了。
华梅呆的是不愧为上国礼仪之邦,不愧为我的炅哥哥,卖方主动降价,买方主动涨价;柴富惊讶的是这泥巴捏的东东居然这么贵,城里的人真会玩,我要回农村……
最后在柴富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共识,少爷再出五两银子,供春共出售六个茶壶,这一下双方皆大欢喜。
除了那个树瘿壶以外,供春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制作过六瓣圆囊壶,柴炅提醒永乐,供春这才恍然大悟,忙去转盘把心中所思模样车了出来。
趁这空闲,柴炅寻思了一下剩下四把壶的模样。已有两壶,一,树瘿壶自己收藏,,可保后世子孙衣食无忧;二,竹节形把壶送荆川先生,正显先生高风亮节之义。
剩下四把壶,一把珐琅彩衣娱亲壶,就留待日后回去会稽给父母的贺礼了;一把胎剔红高丽山水人物图执壶,就请华梅执笔,绘出高丽汉京四时风光;一把辕门拜月三足壶,待日后送与彭翼南,为汉土两族团结做贡献;一把八方风雨会东南壶,可藏于姑苏镖行总行,以增总行底蕴……
这么想着,供春已经兴奋的拿着的泥胚过来,柴炅与他说了自己打算,供春满口答应,只说树瘿壶可以现在带走,六瓣圆囊壶可以连夜烧制,其他四壶要待公子提供图样后方可烧制,还需等待数日即可。
这却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做了,柴炅苦笑着点头。
生意谈好,供春用树瘿壶烹茶待客,四人闲聊起来,华梅怯怯指了指寺僧看守的泉眼,供春哈哈大笑,取来金沙泉水烹茶奉于与大家。
一品之后,甚觉香甜,华梅想起钧弟,想要一壶以后回了高丽,送与钧弟喝,柴炅笑道,南橘北枳的典故你知道吗?南方的泉水也是一样啊,在这里喝是甜美的,运到北方去,就发臭发烂了。华梅只好作罢。
带着树瘿壶回到客栈后,柴炅让华梅画了汉京的四季草图,,自己绘制其他三壶。华梅应该学过绘画的,很快画出四面简图,一是春天大人白衣踏莎,提剑拈花的样子;二是夏天黄真伊夜舞的样子;三是秋天妈妈和金阿姨在银杏树下炮制泡菜的样子;四是冬天寒风凛冽自己抛掉钧弟的样子……柴炅知道是华梅过去的回忆,怕引起华梅的痛楚,便没有多问。
第二天,柴炅一行人到金沙寺找到供春,交了图样,领了六瓣圆囊壶,约定了剩下四壶的收货地点是唐家私塾,踏上了回归龙池山的道路。
他们谁也没想到,后来这件高丽山水人物图执壶,被高丽人更名为“汉京四时风光壶”,收藏于景福宫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级文物,编号:001。
笔者按:1.所谓金屋,指的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一事,此事仅见于《汉武故事》,汉魏之间从未有载,应是伪史。
2.唐顺之会试一举成名,内阁大学士杨一清非常赏识他,准备录取唐顺之作为殿试第一。唐顺之断然拒绝,杨一清所派遣的使者往返五次都没有结果。杨一清愤怒地对下属说,“老举人(指唐顺之的父亲唐宝)教出来的年轻人就这样无知吗?”杨一清刚开始把唐顺之放在一甲第三名,后来又把他移到二甲第一名。----顾宪成《郡志传》、李贽《佥都御史唐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