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把抽象的“意志力”具体行动化了,给出相应的方法来达到高意志力的效果,
作者把行动做事的这个过程划分为计划、面对挫折、坚持,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工具。即三个原则、一个工具、两个技巧。
计划
为了顺利的启动行为,制订目标除了现在已经存在的smart法则之外(S——目标是具体的——一件可行的事、M——目标是可衡量的——做5个俯卧撑、A——目标是可达到的、R——目标是相关性的——与生活有关系、T——目标是有截止时间)
还有三大原则
1、“当下”——目标必须是现在实际能做到的
2、“自我”——定的目标必须是自己的目标,不是别人的目标,跟我有密切关系,比如不是看别人房子有多好,就自己也换房子,社会和父母的意愿不是自己的意愿,只有自己内心真正想要,才会让改变发生。
3、“微小”——把目标拆分为一小个的行为,简单到能直接上手的和没有压力的。
挫折
比如喊着说减肥的人,突然有一次和朋友吃饭,禁不住诱惑大吃了一顿,回来就觉得自己犯错了,没有坚持,一个劲的懊恼和情绪低落,这样会耗损自己的精力,甚至会在怀疑自我中决定错误的事,比如放弃继续减肥,觉得自己就是做不到,意志力弱。
挫折通常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发生的事情,困难本身,另一方面是遭受挫折之后延伸的负面情绪,会让我, 容易自我怀疑、散失信心,自暴自弃。面对挫折时就要处理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产生的情绪。
这个时候尝试用这个“实况转播”的工具,把发生的事实、现象层的一一回放,像播电视一样,只是关注能看到的事实,做了什么,而不做解读, 没有假设、情绪各种心慌意乱,没有感受、感想和评价的描述,“比如吃饭的场景,左手拿筷子右手拿碗,然后右手的筷子夹起了碗里的米饭放到了嘴里,”只关注能看到的事实,集中在现在的行为,不为过去和未来担忧,比如我的简书没人看,用实况转播的方式看,我前天晚上11点把文章发布了,就是投稿到了行动家,也没把链接分享给其他人,就没管了,过了两天看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0,这个过程过滤掉了自己不行、没人喜欢我的各种负面假设,会更看重事实,会推算出理性的意料,可能写的主题一般都是感想、体验记录,有点私人化,还有所有主题比较分散,没有定位。把情绪和行为区分开,回到事情本身的重要性,不被那些假设的负面情绪所阻碍,避免放弃行动。
坚持
怎样使行动更有效,作者给了两个技巧
1、“ABC”的技巧
A——引导行为的前提(和餐厅去吃饭,点了肉),
B——具体发生的行为(吃了肉)
C——行为带来的结果反馈,感受,比如挫折,“吃肉的满足感”的诱惑、
中间阻碍自己的是抵制不了诱惑,想要避免的前提是,不和他们出去吃饭,吃饭时不点肉的菜,隔绝外部诱惑,物理隔绝,
想要改变改变行为B,通常需要从A和C上引导,
A、比如当我总是忍不住看电视,那就隔绝电视,把它锁了,看不了,从而断了念想,为行为减少阻力;当写公众号写不出来,是不是没有素材,多搜集相关主题的。
C、内疚、满足,满足感是听音乐,吃别的好吃热量少的食物,把满足感转移, 多想负面的结果,吃了这顿就要跑20公里的路,阅读量少就用增加成就感的方式,没写完一篇,就在自己日记里打个卡增加自己的成就,每增加一个阅读量就用百分比表示增长率。
2、“劣后顺序”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本来做不了太多的事,先觉得要放弃什么,听说一个公司的CEO就是,一年年初把公司最聪明的人叫来开会,让他们找100个要做的重要的事,他们热热闹闹的找好,然后CEO再要他们从中去掉90个不重要的,留下十个,然后他们进过热烈的讨论留下了十个,后面有要求从其中找3个必要的,再后面从中去掉2个不那么重要的,最后剩下一件要做的事,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不是必要做的事带来的心理压力。
听成甲说书的这本书,本书作者石田淳,是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的所长,他的“行为科学方法”在日本和美国广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