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的和待做的太多,恐怕要画一张复杂的思维导图才弄得全,而且,还得对自己诚实,这也不是件易事。
1.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2. 困惑的事太多,厘清的太少。
3. 开头的太多,坚持的太少。
4. 高能状态消逝,以肺炎挂水的方式结束。
昨天在很到APP上订阅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觉得李笑来这样的人,世间也只此一枚,他聪明讲实话有策略又带你实干。
记得2011年看过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便在一个小本子上认认真真地记录自己的时间,那一年我读了近百本书,看了几十部好电影,按照套路发表了几篇平时懒得写的论文,看了不下百篇文献,中了一个教育部的新教师基金,第二年又中了国家青年基金,评上了副高。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我们的时间最多浪费在网页和电视剧上,已经很了不得了。
而现在,却迷失在不断更新叠代的订阅号和微信群,以及无效的社交和分享中。在网络世界寻找参与感,在现实生活中逃避义务。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被自己假想的世界蒙蔽。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需要不断试错,摒弃,才能实现一点点的低效率自我成长。
按照天性测试结果,我属于猪八戒(重情感人际)+孙悟空(天马行空)类型的天性,而科研工作更需要唐僧(理性逻辑强好钻研)+沙僧(执行力强能坚持)类型相结合的基本素养。这是多么有悖天性的事!幸运的是,教学工作却是需要有创意,也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联结,也难怪我还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有时甚至觉得我挺适合当辅导员。
但再想想看,几乎任何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都需要持续的积累,也就是沙僧品质。所以,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甚至艺术家事实上是以沙僧的方式日积月累,打磨自己,逐步实现升级转变。
积累和打磨的前提,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步骤,准确的时间截点,以及高效能的运转模式。仔细想来,像我这样的物种大概是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内驱力
内驱力对我而言,就是一件事的意义感,它决定了努力的方向,这可以认为是底层逻辑的范畴。前一段时间,钻到亲子教育和科普领域里,热情非常高,链接到许多公众号和有趣的人,与其相关的事行动力都很强,奇思妙想不断涌出,没有任何内在阻力,我也借此体会到几乎从未有过的高能状态的兴奋感。但由于花的精力过多,颈椎严重不适,还极度影响和宝宝相处,不得不中断,回到日常状态。高能状态如何保持,值得探讨。
2. 时间管理
现在的大脑状态,是懒得进行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都懂得,但大脑对优先级判断能力比较差,完成度和完美度的重要性经常在行动时就搞反了。这些都需要训练强化。
3. 环境因素
以前读书时候周围都是刻苦勤学的人,我也不敢懈怠,加上生活和学习都比较规律,不必这么纠结。现在被各种琐事和信息打扰,需要更强的自制力。环境因素之一是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群体,就我而言小群体比大群体的制约力大,所以III期我会继续参加。环境因素之二是尽量创造条件,远离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以免被带沟里都不自知,特别是微信。QQ群论坛打卡的方式很好,不会出现无效刷屏,又能互相了解队友进展。环境因素之三是外界评价,利用考核机制和奖励导向,做顺应组织需求的工作,为组织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这里需要重温德鲁克的管理方法。
4. 运转模式
高效能人士和普通人的区别,具体到细节而言,还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同样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完全不同。比如我就喜欢务虚的意义感仪式感,不喜欢务实的收尾工作,重过程轻结果,这就让人花了许多精力却没收成。
举个例子,记录一下刚过去的一个小时。我只是想插入一张天性的图片,却因手机空间不足无法上传,然后清理手机空间花了半个多小时,其中包括浏览图片视频,设置百度云自动上传,下载腾讯手机管家,微信各文件夹是否清空确认,某些微信订阅号删除,某些微信群文件清空或退出。这是长期累积的问题在某一时段的集中爆发所导致的时间延误。
然后上传图片又花了十多分钟,包括图片保存,上传失败后文件移动,再次失败后截屏改变图片格式再上传。这是意料外的事件所导致的时间延误。
接着,手机极度缺电而自动关机至少五次,导致重新上传图片,更新。而这段文字因急待写出,不得不在另一部手机上打开WLAN,安装简书,安装微信,登录,才得以继续,这又是至少十多分钟。这是不提前充电,不预先准备,不做检视所导致的时间浪费。
此时,新手机微信因未加设置,弹出轻课小伙伴英语学习提醒,点开看一下,忽略,早已不学。微信群又弹出师兄对某人某文的评论,忍住没点。这反映了过多干扰信息所致的支离破碎的注意力。
事实上,所有的上述这些导致工期推迟的事,都可以避免,我只要此刻不去上传这个可有可无的图,就可以专心写完这篇文,然后交稿。因此这又涉及到大脑如何进行行为选择,理性和情绪如何PK,核心问题是目标感弱,边界不清,还需要详细记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