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文
刚过去的这几年是知识经济井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由之前的对人生的焦虑转向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我也为未来生活所迫,开始越来越习惯于购买付费知识,学习以期望换取未来更好的生活。学习需要投入很多成本并且谋求回报更好的生活,本质是一个长远的经济行为,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关于如何更好地去学习,从而获得一个更好的投入产出比。
关于如何学习,不得不提大脑的思维模式。一般而言,大脑处理事情时的思维模式分为线性思维、树状思维、网状思维则3种模式,学习的思维过程不外乎这些。这3种思维模式中线性思维是最朴素的,适合语言沟通中使用,而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用这种思维状态则效率低下。普通人基本都是这种思维模型。而树状思维是在大脑中对概念构建起树状结构进行逻辑组织方式,适合用于比较简单清晰的内容,应用这份思维即适合平时沟通,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的效率较高。而网状思维是在大脑中对概念构建起层次内线性、层次间树状逻辑结构的逻辑组织方式,是长期学习与积累海量知识灵活应用的最好的方式,拥有这种思维能力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至少某一个领域内的高人了。
具体到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则是上面这三种的杂糅体,不必刻意追求应用某种思维模式,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现有的思维模式中什么时候是线性思维为主、什么时候能优雅地运用树状和网状思维,一步步把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优化。下面说说我自己这个反面教材。
我之前的学习方式很普通。比如以前读大学时为了应对必须考过的CET4,不得不去背诵大量的单词、短文,我采取的方式基本是把一组一组的单词不停地背诵期望尽快塞进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关联、对比记忆等来组织概念的那种更高效的思维模式。学习成本很高,记忆效率不高,还容易遗忘,效果不好。相反,我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对数学公式和公式之间的内在关联等高度抽象简洁的内容就能够比较高效的记住,再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将这种�抽象公式之间的关联在头脑中进一步加强,从而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对而言学习起来就更高效一些。平时看书又是另一种情况,习惯从头到尾一页页地去看,很耗时,即使把相关的精彩语句摘录到电脑里,这种学习过程本质上还是线性思维,看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不能把一些好的内容形成脑海中的记忆,更别提把对应的概念与方法灵活应用到生活中了。现在看来,读书的关键还是要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精华内容。再谈谈自己工作后学习技术论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具体的工作应用所以要追求高效地阅读论文,具体方法是把论文的摘要部分快速的扫一遍找到作者整篇论文的内容布局,然后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或者继续通篇阅读但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细读。并且每读完一个章节就把重要的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这样以后要找对应的内容时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搜索到了。
总体而言,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主要还是线性的,而且需要基于规律提炼出抽象的元结构以及元结构之间的简洁关系,才能帮助自己构建其树状思维模式。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把自己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拆分成元结构概念,再用xmind等外部工具取构建一个树状的概念体系,再比较高效地映射到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自己头脑中比较活跃的知识内容,从而可以灵活地在各种场景下应用起来。
最后,把理想的学习方法分享出来吧。举几个具体的例子:首先,需要测试自己的记忆曲线,掌握自己的记忆规律。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单词的记忆应该是通过把它拆分成若干个基本的前缀、后缀等结构,再通过关联联想自己记得的单词对比记忆,并把这些单词记录成电子文档,基于记忆曲线及时复习。阅读书籍时,希望能够快速的通读一遍全书并做粗略的笔记,再把自己做笔记的部分细读与组织成树状笔记记录下来,基于记忆曲线及时复习,并逐步思考与已有的知识笔记之间的对比关联等,培养自己的树状思维。阅读论文时,希望在读摘要与非关注内容时能够更高效,做完笔记后,还能够把读到的内容的经典部分提炼为基础知识储备下来。想到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提纲
学习方法论。
自己怎么学习的? 学习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举例说明:现在自己对学习的感受-知识图谱(一直要构建的知识脑图还是没有建好),对英语学习的反思,对技术与理论学习的反思。
杂:
对自己的思考:适合做技术优化工作。适合做类似高校科研老师之类的职业。产业界类似的方向可能是大公司的偏科研的部门,创业公司的偏技术探索应用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