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看到朋友发的朋友圈,大意是去青岛某学校查体,看到了孩子们的日常。
早上老师们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大家互相鞠躬问号,学生换鞋、换衣服后按照班级顺序进行检查,每个班的孩子来检查的顺序和打印出的表格完全一致没有一点错误,医生记录起来非常方便快捷。每个孩子进来拿着自己的体检报告都和医生护士问好谢谢再见,在外等待的孩子们席地而坐各看各的书,完全没有声音。一上午的时间只有安静和秩序井然,即便检查时有不舒服也没有喊叫声,回头和老师说,刚才的检查有点痛。
想想我们的医院和查体中心人声鼎沸的场面,成年人真的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
看到朋友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检讨自己,而是想起来孩子三年级的事情。
也是学校组织去医院做窝沟封闭。老师发了图片给家长分享。
可以看到,孩子们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各自看着书,等待检查。
进去检查的孩子在排队等待,一个个的小脸上带着笑容,不看背景,全然看不出是在医院。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每个在公众场合喧哗的大人,小时候似乎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即使是经历过也没有被要求过。
教养,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文化与背景。
孩子,比我们更优秀,更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正是我们的愿望吗?
我记得在90年代初,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大概是叫《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对参加夏令营的两国孩子进行了全面比较,最终得出一个很悲观的结论:如果再不觉醒,大概我们在这一代的较量上就要输给别人了。
当然,事实证明,80后的孩子并没有输给别人。
不管当年的事件背后有多少内幕,有多少的解释与后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以偏概全是不对滴。
只要有觉察,有觉知,有行动,哪怕是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件我从来未质疑过的事情:
我坚持了十多年的面试方法,号称是最专业的面试方法,结构面试法,其实也是变相地以偏概全啊。就算经过了1个小时的面试,用最专业的结构面试,但本质其实是一样,用过往的行为来作为对未来预期行为的判断。
这个方法,有其自己的假设,假设成年人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有持续稳定的表现。 其心理学意义是假设成年人都是心智成熟,心理健康的。
按照这个假设,来考察已基本定型的成年人能力也一样做不到百分百正确。
这套面试办法,也并不讳言自己的缺陷,能够达到60%的有效率已经是各种面试方法中最优秀的方法了。
那么对于处在飞速发展阶段的孩子,哪儿又有一概而论,适合所有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很多来我这里做咨询的家长,都是从开始的“试试看”心态,到后来的什么都要问问我是不是正确,
我也从最初的告诉他们理论,慢慢地变成给建议:你们回去试试看,看看孩子的反应,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所谓的“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做的越久,越觉得人生之可能,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回馈给我们超乎意料的惊喜。
而这些,都是不同的方法,同样能得到的结果。
对生活多一些觉察与觉知,
对人多一些接纳与包容,
多关注关注孩子面上的“情”,多琢磨琢磨背后的“欲”,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